寒風凜冽。
看看頭頂那片澄淨的天空,高懸的豔陽。再低頭看看腳下,深沒膝蓋的積雪反射著刺眼的光芒。若非陸沉戴著登山鏡,此刻隻怕那久經磨練的二十四開鈦合金狗眼早就亮瞎了。
厚厚的手套下,有力的胳膊稍稍上抬,伸出一根手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沈忘心裏暗道:“這昆侖山不愧是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般風景,除了冷點,比那些個人造的風景區美太多了。”當然,這話肯定不能宣之於口,稍微大點的聲音都有可能引起雪崩,陸沉雖然欣賞這裏的風景,可是卻不想葬身在這裏。
不錯,沈忘腳下踩踏的正是昆侖山,而且正是那道教聖地玉虛峰。
雖然不是虔誠的道教信眾,可對於上古神話的癡迷,卻讓沈忘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常年出現在各種神話源地,然後訪景探幽,最終將一番經曆寫成遊記發表在專欄裏。
上古有三清在昆侖山居住,西王母在西昆侖修行,周天子見西王母等諸多的傳說。接到一封讀者來信後,陸沉便將此行的目的定在了這裏。如今三天過去,陸沉成功地爬到了距離峰頂差不多有兩三百米的地方。隻需要加把勁,便能夠在日落之前登上峰頂。
所謂行百裏者半九十,大抵如此。
眼看著此行的目的即將達成,原本還蔚藍的天空,卻忽然變得有如墨染了一般。
這等驟然的變化,讓沈忘心裏登時一驚。這等程度的變天,放在平原地帶,那就是暴雨狂風。可是放到這裏來,隻怕不僅是大雪,甚至還會引發雪崩。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向外界求援。隻是看天氣狀況,要等到救援小隊的到來,自己隻怕早就葬身於此了。
爬,努力往上爬。雖然不迷信,但此時沈忘也不停祈禱著,願諸天神佛庇佑,能夠讓自己找到一處安身之地。
人在絕境中,會爆發出超乎尋常的潛力。不過十來分鍾,沈忘便向上爬了整整二十米。這在前兩天可是從來都沒有過的事情。
不過,比超越以往的速度更讓沈忘欣喜的,是偶然間的一扭頭,發現斜上方約摸十來米的地方,赫然是一個若隱若現的洞口。
難道,諸天神佛真的顯靈了?
平日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略帶些自嘲,沈忘緩緩向洞口挪去。
大風已經刮起,席卷而來的雪末,不知是山上已有,還是天上方落。
肯定是山上已有的。有了生存的希望,沈忘倒是還有閑心考慮這個。不過,既然大風已至,霰雪自然也會緊隨其後。甚至雪崩也有可能隨時從自己腳下的某一處開始。
腦海裏雖然想了很多,但時間也不過是幾秒的事情。自知還不是停留的時候,沈忘繼續向洞口爬去。
斜向的路程,耗費的時間總是要多一點。當肩上已經落了厚厚一層鵝毛般的雪片,沈忘才看看爬到洞口。往裏頭扔個熒光棒進去,微弱的光芒似乎也沒有驚出什麼地頭蛇來。
原本懸著的心終於落地。三步並作兩步走進洞內,打開了冷光燈,環視一圈。還真是讓沈忘發現了一些特別的東西。
洞內不深,也就十米的樣子,也沒有作什麼耳室一類的擴張。但就在這樣一個簡單的洞內,最深處卻是一處石台。
約摸兩米見方的石台,底座上刻著複雜的紋樣。長角的人樣怪物,麵容猙獰的禽鳥,血盆大口的鹿角走獸,倒在血泊的孱弱婦孺。
似是在講一個故事,又似乎僅僅是純粹的裝飾。
正對著沈忘的方向,是一個三重台階,兩側護欄各五道。柱石頂端亦是種種奇形怪狀的生物雕像。
沈忘這些年走過大江南北,這樣的陣仗倒是也沒少見。讓他最為驚懼的,乃是高台之上,一張石桌,兩個蒲團。
蒲團分列石桌兩旁。一遍是空著的,而另一邊,赫然坐著一個人。
峨冠博帶,白發如雪。一身不知道什麼朝代的古裝,在這個寬闊的山洞裏,要多詭異有多詭異。
不,等等,應該說是一具骷髏。
因為燈光照在那人伸出的手上,發現的乃是粼粼白骨。最為奇妙的是,那指骨之間,居然還反射出一道奇特的光芒。
深呼一口氣,沈忘這才壯著膽子走上前去。
其實死人並不可怕。畢竟一堆白骨,也不會有什麼害人之舉。如果真要是個活人,那才是真正的大恐怖。
踩在石階上,沈忘忽然感覺有些腳軟。似乎有什麼力量,重重壓在了自己身上。
不過想想方才為了逃生,在這種低氧的環境中劇烈運動,應該是體能消耗過剩的原因。
有這樣一個合適的理由,沈忘更加不覺得有什麼奇怪了。雖然腳越來越軟,但依舊能撐著走到石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