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八年過去,朱睿的兒子朱輝,已經十八歲了。這孩子大概綜合了父母的特長,長的英俊瀟灑,卓爾不群,加上睿親王世子的身份,引動京城所有的名暖傾心。
時間在林子墨身上一點也沒留下痕跡,隻是看上去更有韻味了些。睿親王愛*戀王君的事情,早在大漢朝傳遍,女子們羨慕林子墨作為男身,卻得到了王爺的專寵;男子們則羨慕朱睿得到了一塊美玉,既漂亮帥氣地無人可比,又聰明的天下無雙。
如今,作為一等侯,林子墨本來上本請辭差事,但是隆盛帝不答應,隻好每十天上大朝時去一次。開玩笑,放著林子墨如此聰明的頭腦不用,隆盛帝又不是傻了。
坐在小書房裏,朱睿和林子墨喝著茶。林子墨道:“昊天,如今世子已經十八歲,該是到了成親的年紀了,這件事宮裏有說法嗎?”在這個上邊林子墨很上愁,他和朱睿畢竟是男子,和內院婦人打不著交到,不光朱輝,朱澤都十六歲了,也到了考慮的年齡,畢竟這裏的人成親都算早的。
朱睿皺眉,兒子的親事倒真是大事:“明天我進宮一趟,探探母後和皇兄的口氣。”雖然是他的兒子,終身大事還是要聽聽那兩位的意見,何況,他和子墨平時回避別人家的女眷,對於誰家有適婚年齡的女孩,還真是不清楚。
談完了正事,二人分別處理自己的事物。林子墨的威望很大,甚至超過了朱睿,朱睿還是替隆盛帝管理他的私物,並不經常露麵。林子墨則做了孤臣,誰都不來往,每月必上一本,專門針對大漢朝的各種弊端,弄的隆盛帝高興,大臣們則愛恨交加。
今天林子墨想要上的本是,如何使用新進進士。林子墨發現,書生們一旦中了進士,除了進入翰林院的要進修三年,大部分都是直接派往地方為官,好多都是直接任當地一縣縣尊,掌管當地的民生。
如果是稍微懂點民生或者農事的人還好點,最怕的是什麼都不懂的書呆子。這群人讀書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冷不丁交給他們這麼重要的事情,好多人夾手夾腳,弄的百姓們苦不堪言。
這就和現代社會一樣,學生們臨畢業還有個實習期,有了點經驗,就能比較勝任未來的工作。這個奏本一上,準會又得罪不少人,但是,林子墨要的就是這個結果,一個親王、一個一等侯加在一起,本來已經位高權重,再要加上很好的人際關係,就是找不自在的節奏了。
如今林子墨上的奏章中,大部分實行起來,百姓們得到了最大的利益,個個歡欣鼓舞。而一些土地製度,嚴重傷害到了許多掌權者的利益,林子墨相信,如果不是他和朱睿能鎮得住場麵,早就被人啃得渣都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