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邸富貴依舊,秦王妃早早起身給秦王太妃請安後,便被太妃遣回上房。
秦王妃以進門後的溫良,恭順,慈悲,大度的表現贏得了太妃的信任好感。
太妃甚至私下同兒子秦王說過,沒娶錯這位繼妃,秦王妃娘家家教果然不錯。
由此一來,太妃也就不會再在兒媳和兒子中間製造矛盾。
太妃雖然最疼嫡妃所留的嫡子秦王世子,但對連生了三個兒子的秦王妃也不錯,畢竟多子多福,為秦王一脈開枝散葉,也是她所樂意看到的。
況且秦王妃又一向不妄想不該得到的東西,比如世子之位和取代秦王同嫡妃之間的感情……因此,不僅太妃把她當作大度懂事的兒媳,便是秦王也覺得對她有所虧欠,哪怕心裏依然放不下為自己自盡的嫡妃,可對秦王妃也是很看重,疼惜的。
對秦王妃所生養的兒子,秦王也十分的寵愛,看重。
秦王妃一身素雅的裝扮,眉眼含著溫潤和善的笑意,邁進房門口,見秦王眉頭緊鎖,旁邊回稟的管事垂手站立著……她本來不管這等煩心事,說得好倒還罷了,一旦說得話不合秦王的心思,沒準會生出旁的是非來。
正準備去東次間為秦王準備早膳,隻聽秦王拍了一下炕桌,“糊塗,永寧侯越發的糊塗了,莫非永寧侯夫人嘉敏郡主就任由他胡鬧下去?”
秦王妃腳步微頓,秦王府同永寧侯的婚約,是秦王的父親,當今陛下的親兄弟定下來……其中牽扯到老秦王的信譽,即便秦王再看不上永寧侯府沒有嫡子,他也得認下這門姻親。
“王爺莫氣,妾身看嘉敏郡主是個明事理的。”秦王妃對嘉敏郡主很慎重,總覺的那位郡主是個有大本事的人,確切說是個有故事的人。
若是有可能,秦王妃根本不想同永寧侯夫人嘉敏郡主交鋒,她那雙看透世事的眸子,讓秦王妃很是心驚膽戰的。
管事曉得秦王妃在秦王府的地位,恭謹的說道:“王妃殿下不知,永寧侯把薑二爺記成了嫡子,這件事京城都傳開了,若說是薑四爺還好理解,可薑二爺……誰不曉得他是最沒本事的一個?”
秦王麵色越發的難看。
秦王今年不過四旬左右,相貌堂堂,威儀甚重,本來應是一位俊美成熟的中年儒雅男人。
因為秦王府在大明朝的特殊地位,又因為他生父老秦王突然暴斃,麵對太後祖母的寵愛,皇帝大伯的猜忌和重用,他需要麵對著很多的問題,因此他顯得比實際年歲要大上一些,眼角眉梢也因為常常思考難題而多了很多條皺紋。
老秦王故去後,一手由他訓練出的強軍也被皇帝打散了,不過好在那群將領很敬重老秦王,秦王如果真要下命令……那群將領多半也會聽命,況且秦王的嫡妃雖然早亡,但卻是忠烈楊家唯一的女兒,又有楊家血脈的秦王世子在,在大明軍方,秦王府一直地位超然。
雖然免不了被皇帝猜忌,但也因此保證了秦王府的強勢,不至於輕易被皇上問責。
嫡妃身亡後,秦王舍棄了再同武將聯姻的打算,轉而求娶在仕林中甚是有威望的孔家女兒,由此以來緩解了秦王一脈繼續掌控強軍的表象,也算是給皇帝伯父一個交代。
再加上有太後娘娘在,皇上對秦王府恩寵有加並把秦王世子當作皇孫一般看待,由此一來秦王府穩居第一名門。
“王妃也來看看吧,看看永寧侯做了怎樣的荒唐事!”
秦王曉得王妃是個聰慧守本分的女人,將桌上的書信遞給了秦王妃,“本王真是想不到,大清早會得了這麼個消息,還是嘉敏郡主以永寧侯的名義親自寫來的書信,表姑怎麼會做出這等荒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