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六月酷暑,天似火爐。

謝勳從南華院到罄書閣,小小一段路,走的滿身是汗,直到進了盛滿冰盆的屋子裏才好受一些。

老太太剛用過午飯,正準備小憩一會,見他這時過來,稍顯詫異,便問:“不是說在南華院待客,怎麼這時候過來?”

“朱大人家中有事,已經先行離去。兒子聽聞母親近來飲食不暢,特意托付好友,從南省帶了些時鮮過來,母親稍用一些,或許可口。”

說完將一個紅木小盒子遞過來,丫鬟紅桃雙手接過來打開給老太太看。木盒雖不大,裏頭卻裝了紅紅綠綠好幾樣,都是北邊少見的新鮮果子。

從南省到京城路途遙遠,時鮮水果又不是好存放的,但這一匣子,卻瞧著新鮮水靈,跟從樹上剛摘下來沒什麼兩樣。顯然為了保存,路上花了不少心思。

老太太心中慰貼,卻笑道:“你有心了,平日忙著政務,還要想著家裏這些事,實在勞累,往後不可這樣。家中一切,都有你媳婦在管,她是個細心謹慎的,家中諸事,都辦的井井有條,你隻需專心政務,不可為了這些小事勞心勞力。”

“母親的事,怎麼能是小事?再說兒子就算再如何繁忙,時間擠一擠,卻還是有的。至於家中諸事,有母親在,哪裏需要兒子勞心,不過是感念母親辛苦,稍微盡一盡心罷了。”

“你呀,我知道你的孝心就是了。好了,今兒天熱,你也忙了一上午了,趁著時候還早,快回去歇歇吧。”

“那兒子就告退了。”

“紅桃,送二爺。”

紅桃將謝勳送到門外,有才轉身回了屋裏來。

見老太太捧著木匣子,便笑著說:“二爺可真有心,這樣大熱的天兒,還親自過來一趟,這一匣子鮮果,也不曉得花費多少心思,可見二爺心中記掛老太太。”

“他呀,跟他父親一樣,是個勞碌命。”老太太對兒子的孝順自然滿意,想了一想,卻突然道:“紅桃,去問問,老爺的藥煎好了沒?”

“已經好了,嬤嬤正準備送過去呢。”

“還是我親自去吧,你去把藥端過來。”

老爺子謝敬亭現年五十有六,出身南嶺謝氏一個分支。其父謝榮隨同今上起事,沙場征戰十三年,眼看大事將成,卻命喪青城。謝敬亭便子承父業,接過了父親的戰甲隨軍征戰。而後今上登基,便封了郢國公,雖隻是三品的爵位,卻可以世襲三代再遞減。

自今上登基,天下太平之後,京城之中,便漸漸講究起出身門第起來。

要說起門第,天下世家,無出當年王謝兩家其右者。便是如今的幾門一等世家,心中所願,大約也是有朝一日,能與當年的王謝比肩。

可惜世易時移,如今的南嶺謝氏,早已沒有了先祖的風光。謝家嫡枝偏安一隅,分支雖有力爭上遊者,如謝家這樣披荊斬棘,卻也隻得排個二流世家的末尾。

謝家一心想要恢複先祖的榮耀,於子孫上頭極為看重。可惜謝敬亭早年征戰沙場,得了一身傷病,如今上了年紀,舊傷便爭先恐後跑了出來。如今不過五十幾歲的人,卻常年臥病在床。眼看他已時日無多,國府承爵一事卻還沒有定下來。老太太心中不安,忍了許久,終於決定趁著這個空擋,勸勸丈夫早作打算。

親手喂老爺子喝了湯藥,老太太這才拿出謝勳送來的木匣子打開,取了一顆朱紅的水果去了皮,塞進丈夫嘴巴裏。

說:“這叫紅菱果,生在南邊兒,味道甜中帶酸,最開胃不過,你喝了藥,便吃些飯食,有了胃口,身子也就好了。”

老爺子嚼了嚼,也覺這小果味道不錯,便道:“我這是舊傷發作,想好起來,怕是難了。不過這果子的確不錯,吃一口,又酸又甜還涼絲絲,很是爽口。”

“那是自然。”老太太得意道:“這可是老二特特從南邊托人捎回來的,這一路,不知花費多少心思。須知道,這紅菱果雖味道可口,卻最是嬌氣不過,從樹上摘下來,碰不得磕不得,熱不得冷不得,隻稍有一丁點兒的傷口,就整個朽壞了。好不容易得了這一匣子,可全是他的孝心。”

老爺子點頭:“老二確是不錯,聽說他很得上峰賞識,這樣很好。我已托付親家,再過兩年,便讓他外放,待曆練幾年之後回來,必能再進一步。”

老太太歡喜,“誰說不是,老二最是踏實肯幹,假以時日,必能成就一番事業。哎!他就跟你一樣,天生的勞碌命,平日忙著政務,還時時想著我們兩個老的,整個國公府,可就靠他擔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