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番外(景硯×喬玉):封後(1 / 3)

景硯登基的日子定在了元德帝重病後的第四年開春。

其實朝臣早就一再上書, 請求景硯登基,是他自己不太願意太早登基, 一是當了皇帝後約束過多,二來是朝中的問題, 南疆自陳桑離開後, 雖然麵上維持平靜,總有些不太平, 須得慢慢來。再來便是最後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事, 景硯布置了這麼多年,還未完成, 不到能保證萬無一失的時候。

那日子是司天監定下來的, 自乾清道人那事過後, 司天監很是縮著腦袋了一段時間,現在終於輪到他們, 來回占卜了好幾回, 定下了幾個極好的日子, 呈上去後, 隻聽得景硯道:“再算算看哪兩個好日子是相鄰的。。”

下頭的人悄悄交換眼神, 心裏頭大約也明白了,這是要喜事成雙。

就是沒兩個相鄰的好日子, 他們司天監翻遍古籍, 也得編出來一個。

司天監的人剛退下, 盛海就捧著折子進來了, 這個時候要麼是要事,要麼就是宗族呈上來了的。

景硯翻開,是宗族替他選的子嗣,據說各個都是好樣貌好品行,年紀從大到小都有,也和宗族裏的每一家都各有牽扯。

因為他不能生育的消息早就傳出去了。那還是喬玉才回來不久的事,朝臣看他精神脾氣都轉好,嚐試著遞折子上去,勸景硯選妃,景硯當場摔了折子,甩袖離開。

這幾乎是從未有過的。

後來宗族安插在宮裏的人才勉強打聽到,原是現在的攝政王,以後的皇帝景硯在太清宮的時候生過一場大病,傷了身體根本,不能生育,所以才會對選妃的反應那麼大。

這件事知道的人不少,根本瞞不住,朝廷裏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隻是裝聾作啞不敢言語罷了。

宗族仗著是皇親國戚,雖然麵子上不敢戳穿,但十分“貼心”地將這些小孩子的名冊都送了上來,任由景硯挑選。

可惜了,景硯一個都沒挑,還下了個命令,說是為了好好教養這些皇子皇孫,在京郊圈一塊地方,出生滿四年就送進去教學,學成後好好報效大周,免得耽誤了天分。

宗族再不敢多話了。

不過這事也瞞不過朝臣,很快他們就反應過來了。

景硯不在乎他們這些小動作,批完了折子就回了仙林宮,喬玉盤腿坐在軟榻上,身前擺著各色精致的糖糕點心,都沒動幾口。現在是冬天,屋裏的火龍燒的很熱,他身上還裹著層厚厚的棉衣,熱的臉頰都紅了,正舉止艱難地在燈火下頭畫話文本子。

他聽到門口的動靜,一偏頭就瞧見景硯立在那,畫筆一扔,什麼都顧不上,直接跳下去撲到景硯懷裏了。

景硯一把接住喬玉,擦了擦不小心抹到鼻尖上的朱砂,柔聲問道:“今天做什麼了?”

喬玉一件一件地細數給景硯聽。他現在也不會成天呆在仙林宮,也會去翰林院聊聊天說說事,還有些意思。

說到最後,他一頓,貼著景硯的耳朵悄悄道:“他們要我和你講一件事,我覺得有道理,所以決定同你說了。”

那些人明明隻是暗示,說的隱晦至極,隻期盼喬玉也隱晦地說給景硯聽,哪料到這個後果。在朝臣心中,景硯是個能將大周治理好,千年難得一遇的好皇帝,卻並不溫和,甚至於,他們在心裏說一句大不敬的話,都接近暴戾了。

可沒人知道他和喬玉在一塊的模樣。景硯不可能對喬玉說的任何事猜忌發脾氣,而喬玉也不可能對景硯隱瞞任何事。

景硯聽了喬玉的話,點了點頭。

喬玉才接著說下去,“他們說,君不可一日無後,你又注定不可能有孩子了,怕日後朝政不穩,最起碼明麵上得有一個。現在已故的西安王家多添了一個孫子,正是收養的好苗子。”

景硯一笑,“不敢在我這上折子,倒是把閑話都說到你這裏來了。不過就是小玉講的,不養也還是不養。”

喬玉其實對養孩子也沒什麼興趣,他自己還沒完全長大,完全是為了景硯考慮,又幹巴巴地勸道:“養個孩子嘛,宮裏這麼多東西,還能少他一口吃的穿的嗎?養了還能讓天下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