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
夜觀螢火蟲
下午準備答辯的材料。晚上出去散步,觀察宿舍前邊草坪上螢火蟲的點點熒光。
螢是一種昆蟲,身體呈黃褐色,觸角呈絲狀,腹部末端有發光的器官,能發帶綠色的光,白天伏在草叢裏,夜晚飛出來,通稱螢火蟲。螢火蟲大約1公分多一點兒,有點像娥子的形態。每隔10秒左右有一次螢光發射,好像是從身體的尾部發射出來的。它們很溫順,碰它也不飛。拿在手裏,它也沒有敵意,慢慢地爬,還在不停地發出熒光。
上網查了一下,螢火蟲是怎麼發光的,記錄如下,算是掌握的新知識。螢火蟲發光的目的,主要是吸引配偶進行交配。根據觀測,雄蟲發光後,雌蟲也會發出熒光作為回應。這樣,在黑暗中它們就能弄清彼此
的位置。
螢火蟲的發光原理是,在其發光器的部位,存在著一種含磷的發光質與一種催化酵素(腺嘌呤核甘三磷酸,也稱ATP) ,螢火蟲在發光器上會有一些氣孔,由氣孔引人空氣後,發光質就會透過酵素的催化與氧進行
氧化作用,然後通過這樣的機製來發出光。
而這樣發出來的光,由於大部分的能量都轉為光能,隻有少部分化為熱能,所以稱之為冷光。也就因為發光質與光能的轉換相當有效率,所以螢火蟲可以發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螢火蟲本身也可以控製進不進行這樣的作用來控製發不發光。發光器的構造也使得螢火蟲的發光更亮。螢火蟲的發光器由數層細胞組成。在皮膚下有發光細胞,在發光細胞下有反光細胞,可以反射發光細胞發出的光來使光看來更亮。
發出閃閃亮光的螢火蟲總能為美麗的夏夜增添無數的詩情畫意。但你可知道,一般的螢火蟲僅有兩年的壽命,它們以土壤中的小蟲子為食,而其真正的成蟲期僅有兩周時間,14個夜晚的光彩飛舞之後它們就會壽終正 寢。對於小小的螢火蟲來說生命是短暫的,然而它們帶來的色彩卻是夏夜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看那草坪之上,特別是在樹下的草叢中,一閃一閃的,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閃爍。
這小小的精靈,觸發了古今不少詩人的靈感和情思,激發了他們的遐思和聯想,其中有一首詩把螢火蟲刻畫得非常到位。
南朝蕭繹《詠螢》詩中寫道"本將秋草並,今與夕風輕。騰空類星隕,拂樹若生花。屏疑神火照,簾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輕。"
早就聽說過螢火蟲,但今天是第一次看到螢火蟲,第一次看到螢火蟲發出的點點熒光。螢火蟲的螢光是愛的信號,為了愛,它們可以在黑夜裏為戀人指路發光;為了愛,它們可以不惜消耗自己的能量也要發出光芒。隻要遇到知音,不惜奉獻出微薄的力量。
它們在追求著,它們在尋覓著。愛就是它們的力量,愛就是它們的希冀!這小小的生靈,它們跳著愛的舞蹈,它們唱著愛的讚歌。它們甚至比人類還懂得愛和為愛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