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救?不救?(2 / 2)

明玉問道:“太後找你是要做什麼?也是要商量皇上的事嗎?”

孟瑾瑜心裏吃不準,不過估摸著應該是也隻有這件事了。今日早朝,北疆的來信一石激起千層浪,朝堂上一時間又是爭論不休,想來太後應該也是得了消息,這才召他到內殿來的。隻是,他並非朝中元老,雖現在升為兵部尚書,可畢竟年紀輕,經驗尚淺,他不明白,為什麼太後找的是他。

這玉簟湖上秋意甚濃,一湖殘荷露出破敗蕭瑟的光景。明玉瞧著稀稀落落的枯黃荷葉,不由想起當初和趙雲徹泛舟湖上的光景,不由心內唏噓。若是時光倒流,她想當日她一定要勸住趙雲徹,讓他不要禦駕親征!

兩人一路無話,沒一會兒便到了洗筆閣門口。正遇著明玫從裏頭出來,明玉忙迎上前拉著姐姐道:“姐姐,你怎麼眼睛又紅了?我剛才還勸你別再流淚了,再這樣下去,這一雙水靈的眼睛可都要腫得不能見人了,等皇上姐夫回來瞧見了,該是要多心疼啊!”

明玫瞧見明玉身後的孟瑾瑜,朝他說道:“孟大人來了,太後正在裏頭等你呢,快進去吧。”

明玫則拉著明玉道:“你是陪我回去呢,還是在這兒等著你瑾瑜師傅?”

明玉愣了愣,捏了捏明玫的手道:“我在這裏等他做什麼,當然是同姐姐一起回去的!”說著不由紅了紅臉,轉過頭同明玫一起回去了。

時至今日,明玫見到明玉看著孟瑾瑜的樣子,終於明白了當初自己的想法是多麼自私。如果不是她自私地想要把趙雲徹留在身邊,如果不是她想借著妹妹爭寵,也許今時今日,明玉早已同孟瑾瑜成了婚,過著舉案齊眉的幸福日子了。想到明玉一心一意為她,而自己卻處處算計著她,心中不由又羞又愧。

太後這半日內心也是焦灼糾結著,待到孟瑾瑜來時,身體早已感到疲累,躺在榻上正閉目養神,直到身邊伺候著的芳姑姑喚了兩聲:“太後,孟大人來了。”她才清醒過來,揉了揉太陽穴,支起身子。

座下的孟瑾瑜身形頎長,一襲素色衣袍更襯得整個人不凡脫俗。她早聽聞孟瑾瑜賢名,今日見他這般身姿風骨,更添了幾分欣賞,也暗道難怪明家那個丫頭連徹兒都看不上,一心隻要他了。

“太後召微臣前來,不知所謂何事。”

孟瑾瑜雖低頭謙恭,語聲卻是不卑不亢,太後打量了他一陣,便道:“孟卿如今是朝中棟梁,之前你在西江之時,便聽明侯提過你的事,近來宣王爺也幾次同哀家提起你,說你雖年輕,但難得的處事穩重,是個值得托付的人。”

孟瑾瑜垂首,微微抿唇,卻並不言語。

“這一回京中出了這麼大的事,許多朝臣意見不一,宣王剛代理朝政,很多事也拿不定主意,哀家這回叫你來,是想問問你,對北疆寫來的那封書信,有什麼看法?”

原來是為了這件事。孟瑾瑜皺了皺眉,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趙雲徹為君,他為臣,無論從什麼身份、角度來看,他都是應該讚同同意北疆人的要求,割地、給錢,畢竟皇帝的性命在他們手裏。可是,從國家大局來看,此舉隱患甚多……

太後見孟瑾瑜沉默不語,便道:“孟卿有什麼想法都但說無妨,這裏不是朝堂,不管你說什麼,哀家都不會怪罪於你。”

孟瑾瑜心中計較一番,說道:“太後,皇上乃是天子,是大楚最尊貴之人,他如今被擄北疆,身為大楚臣民,自是要想盡一切辦法將他救出。隻是北疆人提出的條件太過苛刻,若是隻要金銀,國庫有多少,咱們還能湊出,但是邊塞的五座城池……”

身為大楚白羽軍統帥孟良棟的兒子,孟瑾瑜太清楚那五座城池的重要性,邊防一失,大楚等於失去了屏障,北疆人想要長驅直入,實在太過容易了。那個時候,大楚的命運又該是如何?

想到這裏,孟瑾瑜的不由抽了一抽,大楚的白羽軍為了邊塞安寧,多少將士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包括他的父親,也是為此捐軀。皇上固然重要,可是保大楚的萬世基業才是根本之根本。

這個道理,他相信太後明白,隻是有些話,他不能說。

“邊塞的城池……”,太後沉了一口氣,看了看他,想說什麼,半晌卻終是揮了揮手道:“也罷,哀家乏了,孟卿且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