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睿瞧見二人站在那裏說話,便走過來問:“你們兩個再聊什麼?”再說下去,於二人怕是以後都會尷尬。明玫幹笑了一下,對趙雲徹道:“殿下就當我剛才胡言亂語,別放心裏。”
校尉場上熱熱鬧鬧,而此時宮裏也暗潮湧動。今日,明言正奉旨進宮,與皇上談完國事之後,皇上說惠妃經常提及明侯,便特意恩準他去了惠妃那邊。
兄妹倆許久未見,卻也並不生分,惠妃也猜到了明言正此次過來的目的,便先開了口。
“兄長這次來,可是要同我談為玫兒選婿這件事。”
明言正點頭笑道:“說對了一半,隻是玫兒的婚事現下不知是咱們挑別人,還是別人來挑咱們。”
惠妃聽明言正意有所指,便屏退了左右:“兄長想說什麼?莫不是玫兒的婚事你已經有主意了?”
“我這次過來就是想要問你,德妃那邊可曾透露過什麼話風,提及到玫兒?”
惠妃說道:“皇上早有意思要為端王立妃,明家在十二皇子危難之時救了他性命,不管宮裏宮外,大家都早在議論,端王殿下的這位王妃一定是明家的千金。前幾回我同德妃一起閑話家常,她似乎也有此意。而且我聽說,十二皇子自己也經常往明府跑,那想來他自己也是有這個意思的。”
明言正點頭道:“殿下的確是經常往明家跑,隻是他來找的並非玫兒。”
惠妃的麵色凝了凝:“他……是去找小玉的?”
“正是。”
惠妃便說:“上回她們姐妹進宮我就看出來了,十二皇子的目光一直都在小玉身上,對玫兒似乎並不上心。不過這也難怪,當初是小玉同他共患難,將他救回京城的,他心中感激,又漸漸日久生情,也是難免的。”
“不止如此。”明言正又將年初一趙雲徹前來明府送禮之事說與了惠妃聽,惠妃聽到十二皇子竟如此直露地表白自己的心意,也不由吃驚。
“那小玉看到了他的字條。”
“我收起來了,並沒讓小玉看到。”
惠妃定了定心神,疑惑道:“兄長,我這就不明白了。玫兒同小玉一樣都是明家的千金,誰嫁給十二皇子於明家都是有益無害,更何況十二皇子本身就心儀小玉,那我們何不成人之美,就成全了小玉同十二皇子,那也是一樁好事啊!”
明言正搖搖頭:“惠妃身在深宮多年,有些事情應該要比我看得更加清楚。依你所看,上次她們姐妹進宮,德妃娘娘更中意誰呢?”
惠妃想了想:“小玉活潑跳脫,玫兒嫻雅沉靜,雖然德妃娘娘兩個都讚了,但依我看,自是更中意些玫兒的。”
“若是要選王妃,那自然是玫兒這樣的。小玉的性子你還不知道嗎?且不說德妃娘娘是否看中她,光說小玉自己,她若不喜歡十二皇子,就算金山銀山堆在她的麵前,她也是不會嫁的。上回,淮王那事你難道忘記了嗎?”
惠妃點點頭:“兄長說的極是,可是我看小玉同殿下似乎很是親近,她……不喜歡端王嗎?”
明言正籲了一口氣:“我這個女兒,我最清楚她的性子,也最是寶貝。她性子直爽,喜怒哀樂都放在臉上,喜歡的她會義無反顧,不喜歡的,別人為她做再多的事,她也不為所動。小玉對十二皇子,隻有友情,並沒有任何男女之情,她心中所想所念,我看倒是孟家的那個小子!”
“孟家?”惠妃沒想到又冒出了一個孟家來,“兄長說的莫不是白羽軍的那個孟家?”
“正是,”明言正說道,“看起來小玉對那孟家小子甚是上心,我雖沒有阻止,但心中總隱隱覺有不安,隻是在小玉麵前我也未有多問多提。對孟家,我雖敬重,卻並不了解。倒是娘娘在宮中可幫著打探一下,看看這孟家小子是否是值得小玉托付的良人。”
惠妃點點頭:“我明白了。至於玫兒的事,我也會去德妃那邊多多敲打,早日定下來,咱們的心中便也安定了。”
談好了兩個女兒的事,明言正見天色也不早了,便起身告辭了。他從宮中出來,繞過花園的假山,突然聽到兩個男子的聲音從假山裏傳出來。
隻聽其中一人道:“你的意思是……想要他的命?”
另一人聲音更是低沉:“到了如今這個境地,隻有讓他死。該如何去做,你自己掂量,但切記不露痕跡,不留證據,免得招人懷疑。”
明言正聽這兩人似是在密謀什麼事,隻是沒頭沒尾,他聽不真切,隻覺得其中一人的聲音似乎像是宮中內侍,內臣與外官相互勾結,想來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那兩人越說聲音越低,大概是怕被別人聽到。他不敢再多逗留,怕引起這兩人的注意,悄悄繞了道離開了。隻是腦中卻一直想著這兩人的對話,到底他們有什麼圖謀,又是想要誰的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