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墨法(1 / 3)

一日。

一日過去之後,陳生等四人便離開了密室。

雖陳生四人臉上,都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墨果的效果依舊還有一點,還想回去閉關參悟,但是處於滅亡危機上的墨族可不會給他們那麼多時間。

先前他們還想著,先服用墨果是一件好事,但現在,一個個痛心疾首的,太浪費了。

這應該是留到以後準備萬全,服用墨果之後,閉關個一年半載才是。

看到這幾人的樣子,墨族大長老已經猜出了結果,但還是按照流程,問一遍,“四位可曾悟得水墨道韻。”

立即有三道視線刺向墨族大長老。

隻要再讓他們多參悟一會兒,再多一點點的時間,他們一定能夠悟出道韻......

對於他們的想法,墨族大長老如何看不出來,但悟不到就是悟不到。

一日,是墨果發揮效果的時間。

一日之後,不過是餘韻,一日悟不得,那就算是再多閉關個三五載也未必能悟得。

他們的氣憤,墨族大長老不意外,就算是有道果在,道韻也不是誰都能悟道的。

反倒是有一人的反應,讓他有點意外,他看向那白色儒服的書生,問道,“陳道友,悟到水墨道韻了?”

“不過僥幸而已,還要多謝大長老所贈道果。”

陳生謙虛道。

“看來,陳道友也是一個對水墨頗有研究之人。”

陳生這一派書生樣,對於陳生悟得水墨道韻,墨族大長老倒也太驚訝。

從一開始他就知道,四人中,要說誰悟得水墨道韻的可能性最高,那就是陳生這個書生了。

天地有無數的道,有如,霧雨之道、烈火之道、暴風之道、大地之道、水墨之道等等各種道,但道也有不同的。

如霧雨之道、烈火之道等,這是屬於天地自然之道,修行者通過感受天地從而悟得其中的道理,而水墨之道、書畫之道等不同,此乃屬於技藝之道。

跟單純依靠感受天地,悟得道理的天地自然之道不同,技藝之道則需要鑽研。

如一個從未學過水墨的普通人,在看過一個水墨畫大師的筆記、心得之後,你說他立即就能成為一個水墨大師了嗎?

一個從未鑽研過技藝之人,哪怕明晰其中道理,但想要真正的掌握其技藝還遠遠不足。

若陳生真是一個書生,且鑽研過筆墨,這才有可能悟得水墨之道。

“事不宜遲,老朽現在傳授幾位我墨族道法,墨法。”

還是前日拿來道果的那個男子。

墨真拿來了五份的文房四寶,又準備了五個書案。

“幾位都服用了墨果,悟得水墨道韻的陳道友暫且不說,另外三位雖未曾悟得水墨道韻,想必也對水墨之理,有了一定的理解。”

雲飛等三人,對於墨族大長老依舊有點埋怨、不快之色,不情不願的應了一聲。

“我族墨法,與尋常道法不同,若對水墨無半點造詣,絕難練成,同理,若對水墨之道,頗有研究,這墨法練起也簡單的很。”

說著,墨族大長老便提起毫筆,在書案上的宣紙揮毫起來,眨眼功夫,一隻栩栩如生的麻雀躍然於紙上,但墨族大長老並沒有要停下筆,再往麻雀眼中點去兩點。

眼睛一成,麻雀的雙眼變得靈動起來,開始扇動翅膀似乎想要飛離宣紙的束縛,本僅僅隻是一個錯覺,不過是一個紙上麻雀罷了。

倏地,傳來一聲鳴叫,一隻墨色的麻雀脫離了宣紙的束縛。

麻雀圍繞著大殿歡快的飛舞了一周,最終落在墨族大長老的肩上。

他們的視線隨著麻雀落到墨族大長老的身上,滿是詫異。

這可不是幻術的小把戲,他們神念的感知下他們能夠真真實實的看到,那麻雀並非是空殼的虛影、幻象,而是真正的實體。

在墨族大長老的頷首致意下,墨真將一本古老的秘籍,送到陳生的手中,在陳生看了過後,憑借雲府修士強大的記憶力,一遍就能完全記下,再給餘下三人傳閱。

在四人看畢,墨族大長老道,“諸位道友都是雲府修士,悟性自不用說,又通過服用墨果,心中已明水墨之理,小小墨法,對於諸位而言,想必不是什麼難事,還請四位盡快修行到點睛之境,方可助我墨族,逃脫滅族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