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黃雀在後(1 / 3)

感覺不妙的杜金海瞬間來到常道誠身邊,想抓起他先遠離此地。可還沒等他把常道誠拉出淤泥,身邊的水就以兩人為中心慢慢飄散開來。

對!就是如眼見這般,河水向上倒流飄散開,在兩人周身一丈左右,顯露出一個如被透明玻璃罩住一樣的空間,裏麵無一絲水氣。

腳下淤泥也變的結實,直接把常道誠從淤泥裏給頂了出來,就連其褲腳上的泥土也變的幹硬。

已不容得杜金海多想,連忙放開常道誠,警惕的掃視一圈。再看看身上的衣服,心中已然明了,看來是避水決不錯了。

既來之則安之,杜金海大方地拱手道:“不知水神駕到,有失遠迎!”

常道誠則躲在杜金海身後,右手搭在其左肩膀上,探個腦袋好奇地看向杜金海拱手的方向。

可惜兩個人都看錯了方位。

說話間,兩人右後方七尺處一道身影正慢慢顯露。

那是一個身穿黑色勁裝,腰扣玉帶,腳踏虎頭靴的清秀女子。身材高挑,一頭烏黑秀發被一根藍色飄帶壟係在腦後,胸前繡有飄雲流水的補子,如立體般。

在這女子徹底露出身形後,杜金海二人才後知後覺的發現,杜金海轉過身又重施一禮。

這女子則輕輕點頭示意,雙手背於身後更凸顯波瀾,隻是不見其開口,也沒有動作,示意後就靜靜的看著二人,像是有所思量。

被盯著看的二人大氣都不敢喘,避水決內安靜的落針可聞,無奈之下杜金海壯著膽子,打著稽首開口道:“水神大駕,不知有何吩咐?”

“豈敢僭越,我不過是小小河神罷了。”女子河神沒一絲人家煙火氣冷冷道:“你二人因何來此。”

“水神大人容稟,我二人乃是受薑雲薑公子指點來此一觀,誤擾水神大人,還望海涵。”杜金海實言相告。

分分鍾就把薑雲賣了個一幹二淨。

常道誠心中除了見到女子河神的驚恐,還特別驚訝,現在他居然能自由呼吸,盡管還是不敢喘大氣。

聞言女子水神眼神閃動,心底暗道,“難怪如此。”

隻是她並未看出這二人有何不同,還是冷冷道:“你們腳下現有一聚靈陣,這個聚靈陣是用於聚集水底靈氣不外散飄逸,避免了這段河水成為死水,這座大陣的陣眼則是一枚聚靈珠,而我就是在此看護這座大陣的河神。

想必你們也看的出來,此地雙龍銜珠的地勢,而這枚聚靈珠還有充當珠玉之能。若沒有這個聚靈珠,福地將不複存在,兩龍勢必會成搏鬥之態。兩虎相爭還必有一傷,更何況是雙龍,那時風水寶地也將會成大凶之地,禍及兩岸。你們之所以沒有看到聚靈珠,是因為珠體上被大羅金仙施布著隱氣藏身的法決,以免被歹人奪取。”

或許是許久未與人言語,故而女子河神顯得滔滔不絕,不僅說明了此地的狀況,還直截了當的點明二人心中疑惑。

自從淮河龍王把龍宮連同龍珠一起遷走,天上神仙不得已在此設下聚靈陣,這枚聚靈珠已在此聚集了六百年的靈氣,為上下河道的流動作出可謂是功德無量的貢獻。

奈何靈珠本身材質就不是上佳,再加上曆年來洪澇災害嚴重。屋漏偏逢連夜雨,破船又遇打頭風。曆經那一年黃河搶道後,九甲子已是此珠的極限。

而就在一甲子前,有人族大能為護大淮開了金口,以保聚靈珠不分崩離析,敕了偈貼讖語,“瓦石難當,珠玉在前。”

也是因為這個讖語,聚靈珠現已開了心智、初俱人形,化為人形後就欲逃離此地,不願再受陣法圍困和龍銜之苦。

淮河現任河神不得已發動神通從上下遊卷挾來大量泥沙,以淤泥堆積覆蓋。那時靈珠初開心智尚不知事,如幼兒般全憑喜好,故而不願穿泥而過汙了自身,也不願待在陣眼處,就一直還算安穩的晃蕩在大陣裏。

可後來那位開金口的大能得知此消息後,不願把自己的道德文章深埋地下爛泥中。佛家的舍利偈貼也不染塵埃,就撤去偈貼讖語,隻剩下道家和陰陽家的符籙大陣。

而那開了靈智的靈珠因偈貼讖語成,不想敗也因偈貼讖語,順著偈貼讖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