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太貪心。 有了三位王爺及公主封地的四塊稅收還嫌不夠。還想,吞掉寧王爺的封地。如果不是想吞掉造反的寧王爺的封地,也就不會惹到紫金盟,不惹到紫金盟也就不會惹到夜秋寒,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人地皆失…………
尊嚴來自實力。也就碰見夜秋寒,冥冥中自有天意。也許,如果換一個人,也許,就成功了,也說不定。現在,後悔什麼都晚了。這個世上還就是沒有後悔藥可以買。
江湖中人,天生就是那種恩怨分明,嫉惡如仇的個性,又生活在這種以報複為解決夙恨唯一方法的江湖道上,所流的血,就必須要索之以血,所損的命,就一定要索之以命,沒有更好的法子通融,變化,是沿循江湖中素來傳統,尊照千百年來武林中的規矩,無法更改,否則,人家就不以為這是寬大,而看做的懦弱了………,鏟除他們,也隻是為天下萬民除害,為江湖道義伸理,無論對任何外人來說,都是值得的,可行的…….
在江湖上闖的人,免不了需要結交朋友,但結交朋友實在不能不慎重。人,實在是一種最奇怪,最微妙,最難以捉摸的動物,尤其是人的心思、情感,更不可以常理來判斷,天下有很多重義尚仁的血性漢子,卻也有些齷齪卑鄙的刁滑懦夫,若要分辯出來誰是英雄,誰是狗熊,就非得以事實來考驗不可了,光憑嘴說,光憑猜測還是不夠的人,老實說,要找真正的刎頸之交,生死摯友,因此古人也早就留傳給我們兩句話:“疾風知草勁,患難見親疏’確是不容易了……….
人,活在世上,不論三天五天,十年百年,總免不了一死,因此,死亡也就代表了一段段人類生活的結束,每一個人,都有一段活著的記憶,也脫不掉那早晚將來臨的結束;而天下人無數,也就各有各種的結束方式,在武林裏靠刀頭舔血過日子的人,也就需要采取此戈殺後損命的途徑來做結束,古人說:‘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即是對這種結局的明確寫照;江湖中人,應該死在刀刃之下,這正是得其所哉,沒有什麼遺憾和可恨的……….
談生死容易,論大義簡單,難的就在於真正需要豁著命,灑著血去證實的那一刹,能挺出去了,能拋開了,才叫盡仁義……..
許多年了,夜秋寒的個性,那是倔強的,孤傲的,凜冽而又沉默的,似一根鋼棒寧折毋彎!隻要他決定要做的事,沒有任何方法可以令他改變,如今,也正是這樣了。一切無他,道義與情感而已!
江湖生涯原本如此,大家全為了一口氣,滿腔血而爭殺不休。江湖的事,如果,把它們連貫起來,隻是一場接一場的仇恨,一次又一次的冤冤相報,雙方所用的手段俱極殘酷,誰是誰非呢?誰也不敢說,相信誰也指不出來是是非非。而這就是江湖上的歲月了,太淒厲,太可怖,是麼?但誰叫我們軋進這個混飩而血腥的圈了裏來?既來了,便需適應這種艱辛的日子,隨著它傳統的輪回旋轉,沒有人可以例外,可以逃脫,你,我,他以及任何一個江湖中人全是一樣……….
天下的事都有道理,順著經路去推敲,總差不了太遠的,不講理的人才會失算………..
因為人們在某些地方的特質都沒有太大分別,就如同渴了喝水一樣簡單。譬如說,當一個渴極了的人忽然現一瓶淨水,那人一定會立即上前取飲。同樣的,假設另有一個也是極渴了的人現那瓶淨水,他的第一個念頭也毫無分別會的想到立即上前取飲,因為他們都有此需要!這就存在一個問題,一瓶水,兩個人,怎麼喝?誰先喝?該誰喝?那就得好好‘論道’‘掄到’了。第一個‘論道’是君子動口不動手。第二個‘掄到’是小人動手還要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