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又是一個開學季。各地的學校都開始陸續開學了。火車站到處都塞滿了準備前往學校的學生和家長。
此時的邯山市火車站和其它火車站一樣到處都是學生和送孩子的父母。我們的主人公李揚就在其中,他看起來和其他將要邁入大學的學生沒什麼區別,上身穿著一件簡單的t恤衫,下邊是條淺色的牛仔褲和一雙雜牌運動鞋,渾身上下估計就值一百多塊,都是從地攤上買的。
九月份還留有一絲夏天的尾巴,天氣稍微有些炎熱。李揚和他的父親剛從公交車上下來,額頭上都有一些汗珠。
李揚和他父親怕路上有什麼事誤了火車,打了個提前量,提前四個小時就從家裏出發了。到了之後才發現來的太早了。
看到在進站口上麵掛著一個牌子:“提前兩個小時進站”,李揚又拿出自己剛買的聯想手機看了一下時間,扭頭對站在身旁幫自己提著包的父親無奈地道:“來早了,還有三個小時才開車。”
李揚的父親滿頭大汗站在他身旁,一邊用手擦著汗一邊有些焦急的看著進站口處的牌子。他和那些普通的農村中年男人一樣,穿著樸素,謹小慎微,滿臉的皺紋顯得比真實年紀要大很多。
父親的名字充滿了那個時代的氣息,李紅軍。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家是烈士的後代,李揚的老爺爺當年因為打鬼子犧牲了,所以當年文革的時候,家裏沒受什麼衝擊。
李揚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孩子,一直都在農村生活。他小學是在自己村子裏麵的小學上的,初中和高中是在縣城裏麵上的,因為家庭條件不太好,所以導致李揚有些內向,不善言辭。
他的家庭也就是一般的農村家庭,不過因為村子距離縣城比較近,所以母親就在縣城裏邊的一所學校附近擺了一個小攤子,賣些粥和煎餅。因為是在學校附近,生意還行。另外李揚的父親同時也在外打工,也有一些收入。因為是兩個人工作,收入比村子裏的其他人稍微多一些,但是比較辛苦。
這次是他將要奔赴大學,雖然現在大學生多如狗,但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說,這就是他們的希望。
因為李媽還要出攤,所以隻有父親一個人來送李揚。這還是李爸特意趕回來準備送李揚。但是李揚想起父母的辛苦,就不讓自己的父親送自己,準備一個人去上學。
父母本來不同意,但抵不住李揚的軟磨硬泡,隻好同意了。但李爸還是堅決的把他送到火車站。
金城商學院,一所普普通通的二本院校,就是這次李揚的目的地。
到的太早,沒辦法,隻能等了。正好來的時候沒吃飯,李揚的父親就帶他去火車站附近的小館子吃點飯。
隨便找了一個小飯館,點了兩碗麵他們就開始吃了起來!
李揚的父親看著低頭吃飯的兒子,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麵對於兒子上大學感到很欣慰,另一方麵對於兒子即將離開自己有些不舍,想起過往的種種,不知不覺眼圈有些紅了,隻希望這頓飯永遠不要吃完。
希望永遠隻是希望,沒一會,李揚就吃完了,看到父親的碗裏的麵幾乎沒動,問道:“爸,你怎麼沒吃啊!”
李揚的話打斷了父親的思緒,李爸想了想說:“爸不餓。”
此時的李揚還不能理解父親的心情,他現在滿腦子想的全是對未來大學生活的憧憬。
吃完了飯,差不多可以進站了。李揚就和父親向檢票處走去。快進站的時候,李爸又跑到窗口拿了一張站台票,然後和李揚一起進站去了。
進站之後找到自己的候車室,李揚和父親就找了兩個座位坐下了。現在的候車室人還不太多,還有一些空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