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幸福的智慧(1 / 3)

第18章 幸福的智慧

你是你自己命運的主宰,你所有的感覺都由你自己說了算。世界絕對不會象德國哲學家淑本華說得那樣“隻有痛苦和無聊”,隻要你保持開放樂觀的心態和寬容大度的胸懷,幸福與快樂會時刻與你相伴,所以,我們說你才是你幸福的源泉,既然痛苦也要生活、快樂也要生活,那麼,你為什麼不選擇快樂呢?

不要被瑣事困擾

缺少自尊的人經常會感覺像個蟲子,他們把失敗與拒絕聯係在一起。想一想,你得過幾次病、傷風、流感?你經曆了多少次跌倒、滑摔?而你全都順利地過來了。你承受了多少傷病和痛苦?現在想想又沒有哪個非跟你過不去?哦!你是一個勝利者,你那些戰勝艱難險阻取得的勝利,夠你回憶一生的了。

不要做惡意命運的受害者

小提示:要學會與命運抗爭,在這一個過程中,本身你就能感覺到自身的價值。

你是惡意命運的受害者嗎?你是否承受著別人的忘恩負義、背信棄義、魯莽無理和不恭不敬?起來反抗很容易,就從“不”這個字開始。小的時候父母也許對你說了無數次“不”。到了成年,我們仍然要對著人、事、甚至是物說“不”。

為準備生日舞會,我的同學李玲連續好幾周選擇菜譜、協調禮物的交換、搜集音樂。每個細節都檢查又檢查,可就在生日舞會的前一天,她所在公司的競爭對手出其不意地向他們最大的客戶發出了競標。員工們不得不通宵工作,根本沒有人有興致參加舞會。包括我的同學李玲在內,公司的所有員工,哪個不是精疲力竭?

我的同學李玲士氣大挫。“為什麼總是我?”她問到,一個接一個回想著過去失敗的經曆:被大雨蹂躪的野餐,她在辦公室掖到長筒襪裏的短裙。

丈夫試著給她打氣:“想想那些做過的令你高興的事情:宿營時看到大水獺,去年得到的晉升。”我的同學李玲不想聽自己取得的成功,隻想著自己是一個受害者,拒絕移動石頭,為此他們夫婦倆心緒都不好。

我的同學李玲是一個選擇成為受害者的人。沒有人死去,也沒有人失去工作,那不過是一個舞會而已。其實並不存在什麼真正的痛苦,隻是事情並沒有向她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可以說她自尋煩惱。

對惡意命運的受害者來說不好的是:它根本不會在意你。命運不會自動找上門來。命運就像給你發紙牌,好牌壞牌都有,不管你是否喜歡。幸福隻能由你自己去構建。

阻礙我們的並不總是擋風玻璃,有時候我們卻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你有沒有曾經感覺像荒野狼,似乎什麼事情都做不對?好像總在試圖擺脫錯誤的籠罩?小蔫驗:

有時我們覺得自己總是做錯事情,而別的家庭卻能立竿見影地把問題擺平。這是電視連續劇和係列節目創造的完美世界,其中所樹立的期望我們根本無法達到,但我們卻以此來衡量自己的進步。當達不到目標而認為自己很失敗時,自尊便受到了無情的踐踏。

以戒煙為例。那些試圖戒煙的人大都過早地放棄了戒煙。實際上據統計,戒煙者平均需要7次嚐試才能成功。我們不能說前7次(或是更多)的嚐試是失敗的,因為它們是通向成功的7個步驟。這就是托馬斯?愛迪生所說的電燈的發明和之前的100次嚐試。那是經曆了100個步驟的發明。他以對待"失敗”的方式,移動了他的石頭。

你曾經聽說過:“你錯過了一個地方”嗎?你剛剛擦過了14扇窗子,給硬木地板打過蠟,噴塗了天棚,除掉了花園中的草,但你卻遺漏了一個地方。難道幾小時的工作到頭來是一場空嗎?不是想可以透過幹淨的窗子看外麵的世界、地板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健康的花園一派欣欣向榮,而隻是想天棚上漏塗的地方,而這隻有你一個人注意到。事實上這根本上算不上什麼。

你是否對自己期望值太高呢?你是否期待完美?讓我們麵對現實吧,我們都不完美。有那麼多佳績可以為之狂歡,為什麼要緊抓著一個錯誤不放呢?我們很多人為所犯的錯誤而妄自菲薄。千萬不要過分地自我批評,不要過分責備自己。

振作起來!你出錯,我出錯,大家都會出錯。不要讓生活中的小小失誤破壞了你的情緒。人孰無過,如果非犯不可,那就犯好了。讓別人去評頭品足吧。即使通向幸福的階梯上有小小的裂痕或是殘缺的石頭,它也一樣會助你不斷向上攀登。

不要把過錯歸咎於“驢”

我們的文化造就受害者。我們不責備自己的時候,就會歸咎於他人,而我們不怕無人責備。

讓我們看看都誰把過錯歸咎於“驢”。有人控告移動廁所公司;也有人因為一個女機器人在廣告中打錯一個字母而控告三星公司;還有的學生沒有通過考試,而控告老師沒能把他們教好。

誰將成為下一頭驢?會不會有人因為大量的高脂肪食品會引發心髒病而指控炸雞餐館呢?會不會有人因為在屏幕前坐得太久有害健康而狀告電腦製造商呢?會不會有人因為麥當勞提供的咖啡不溫不冷,卻是熱的而上訴呢?——但願這從來沒有發生(噢,已經有人這樣做了)。整個世界是一個靶子,到處責備吧!

我們可以強迫刀的生產者設計鈍的刀子,讓工具生產者生產軟的錘子,讓汽車生產商生產開起來非常慢的汽車,這樣我們就安全了。當然,我們還想要不那麼陡峭的懸崖,不那麼湍急的河流,不那麼深幽的海洋。我想我甚至可以因為電閃雷鳴而去控告某個人。畢竟,如果一個人可以控告咖啡店把他的身體捆在馬桶上,那麼誰又不是犯人呢?

如何找到一頭可以責備的驢?

將自己的眼睛蒙起來,隨便朝著一個方向走就可以了,而且“把過錯歸咎在驢身上”的遊戲最好是閉上眼睛玩兒。

兩個醫藥研究者指出,當我們因為自己的不幸而責備其他人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健康都會備受折磨。有人如是寫道,這樣做“或是粉碎了自我滿足的幻想,或是粉碎了對美好世界以及對他人可靠性的信任”。他們同樣指出了我們的法律係統是如何依賴於歸罪於人的。另一項研究表明,主張的權利越早落實,鞭笞的傷痛恢複得就越快。花在責備他人上的精力越少,自己得以修複的精力就越足。

所以,即使事情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發展,也不要把過錯歸咎於別人。也許我們的想法正確,但你寧要正確而不要幸福嗎?

那難道就沒有真的受害者嗎?

也許你會想:“那麼誰是真正的受害者呢?”因為風暴而被耽擱在機場幾小時並不能讓你成為一個受害者,但如果在風暴中失去家園呢?在一起事故中受傷呢?失去自己的孩子呢?難道就沒有真的受害者嗎?

小提示:生活中總有真正的痛苦,但痛苦與飽受折磨並不是一個含義。痛苦是外界強加給我們的,而折磨是我們自已造成的。

有些時候我們需要忍受折磨,哀悼就是這樣。真正的受害者會去哀悼,然後拾起過往的碎片並且重建她的生活,而一個自甘成為受害者的人卻隻是一味地沉浸在無盡的折磨之中。

一個婦女在一封信中提到了她那在一場可怕的事故中死去的唯一的兒子。她再也不會有照看第三代的樂趣了。她寫到失去孩子對她的打擊太大了,是無法撫平的傷痛。我們能說什麼呢?我們很同情她,雖然我們無法理解她的痛苦,但卻非常希望她能夠在失去中找回生命的意義。

心理學教授認為,有些人為其他痛苦所折磨,多半是因為他們看不到悲劇中的真義。強奸、亂倫、遭到襲擊。“為什麼是我?”他們總會問,而有時候答案是根本不存在的。

大多數情況下,即使是經曆了重大的變故,幸福也會在六個月後回到正常的狀態。以殘疾人為例,大多人(六個月後)都會回複到正常的狀態。一項調查顯示,在脊髓受損的三個星期後,癱瘓的病人一般就會恢複到幸福狀態。

是啊,生活中確實有真正的受害者。其中有些人覺得自己是,有些覺得不是。而在我們其他人中,情況也是一樣。要知道,圍牆上的一些石頭是不會移動的,但那些多重選擇的石頭——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是可以移動的,而選擇權在你自己手上。

“受害者”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而控製感對於幸福是至關重要的。隻有能夠掌控生活,你才能夠做出決定。

而如果你總是覺得自己像個受害者!請拿掉受害者的標簽。除了在極端情況下需要去哀悼的時候,你應該相信自己是一個勝利者——而不是什麼受害者或是小蟲子。當你真正需要去哀悼的時候,就全心全力的哀悼。而一旦悲傷過後,就不要再去理會它,而要專注於你的幸福——以及你周圍所有人的幸福。

要不斷對人生進行思索

很久以前,地球上的人們就懂得這樣一個真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唱首快樂的靈魂之歌;懂得和上帝一起舞蹈;地球、動物、風、太陽和所有的星辰都是兄弟姐妹,它們伴隨著宇宙敲擊的節奏共同分享著一顆心靈。人們信奉著的這條真理正引領著他們每天的生活。

學會體悟人生

隨著時間的流逝,真理被遺忘,分離的方式卻誕生了。人們開始相信上天跟他們毫無瓜葛,隻是如同群山、河流、森林一樣,都是些死氣沉沉的事物,都是人類的奴仆而已。他們認定的一些諸如牧師的聖賢的人,和一些諸如廟宇的地方,被注入了更多的精神靈性,因此變得更完美。他們把天堂高高掛起,使地球不再成為一個神聖之地。因此他們每一天的生活變得再平凡不過,因為他們已經斷絕了與神的溝通。

我們是那些跟隨分離方式的玄子玄孫。我們已經把我們的靈性同每一天的生活分離開來了,而因此也把我們自己從每一天經曆靈性的體驗中分離出來,我們住在世俗分化的生活中,卻不明白為什麼生活總讓人感覺索然無味並且毫無目的。

我們甚至已經偏離了我們的家這個地球的方向。我們已經和它的節奏失去了聯係。我們試圖用科技馴服它,就如同這個星球本身也是一隻野性動物一樣。我們正充滿敵意地對待這個地球。如果一座大山擋在我們前行的路上,我們就移開它;如果一棵樹影響了我們眼前的風景,我們就砍掉它;我們汙染著水和空氣,隻是因為我們愚蠢地相信我們自己的直覺。我們正在傷害著我們的母親——地球!我們正在傷害著我們自己!

想要搜尋幸福時刻和每一天的靈性就必須找回最初的那條真理。

每一天的靈性不是從你日常瑣碎的生活中逃脫出來去尋找那些特殊的、高貴的經曆,而是充分地順服在每一段經曆之中。

這不是引領你遠離人性通往靈性,遠離人間通往天堂的天路,而是引領你返回每一天的普通生活的平凡之路,也是使你找回內在的靈性的道路。它的開始與結束都在於此時此刻的你。沒有什麼所要搜尋的,你早已擁有一切你所需要的。

我們不是擁有著靈性經曆的人,我們是在靈性上擁有著人性經曆的人,當變成搜尋者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行走於一條“靈性的道路”。在我渴望認知神靈的道路上,我完全不顧那些世事。我習慣於幾個小時的冥想,甚至有時候要幾天的時間。我用數年的時間退回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去靜默。住在群山當中,我看見的隻有其他的冥想者。我看見我的血肉之軀成為了啟迪自己的障礙,人性的欲望成為了我到達純淨的靈性狀態的阻礙。當我回首我在這個世界上的生活時,就如同給自己宣判了無期徒刑,讓我無法回到自己的“家”,自己聖潔的源頭。

我在這些年裏擁有過許多美麗而又令人振奮的經曆,但是隻有在自己的靈性實踐的時候我才會感覺到幸福。在一次次進退兩難的抉擇中一遍遍搜尋著答案,最終我意識到這個重要的現實:所有的人性生活都是靈性的實踐——我在練習如何去做人!但迄今為止,我仍做得不夠完美。事實上我在試圖逃避做一個完美的人。難怪我是如此的不幸:我在奔騰的水流之中,卻妄圖不讓自己被湍急的水流浸濕!

從那時起,我開始說服自己擁抱我的人性,並且在自己的內心搜尋那些靈性的經曆。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並不意味著是無期徒刑的宣判——它是一份禮物!作為一個人,他的生存絕不是在靈性中的迷失,而是在這個自然星球上對精神本身的享受。我在這裏,因為我熱愛這裏。

為了體驗每一天的靈性生活,我們需要記得我們是活在肉體中並保持靈性生活的人。我們不是和靈性脫離開來的,因為那是不可能的。我們隻要把靈魂偽裝成人的樣式,就可以和萬物生靈溝通在一起。花兒是偽裝成花朵的靈魂;番茄是偽裝成番茄的靈魂;岩石是偽裝成岩石的靈魂;你手中捧著的這本書隻是偽裝成書本的靈魂。我們在分享共同的源泉;我們都是由無形的物質構成的;我們是合而為一的。

所有這些結合在一起就被稱之為生命,我們完全地依靠自然存活。你的身體的邊緣不僅僅隻是你的皮膚——它超越了物質的邊界,圍繞在滋養著肺部的空氣的左右;它自由地穿梭在宇宙空間;它延伸在地球的內部。這樣,你的身軀可以指引你方向,容納你的所需。

你獨特的存在是天與地之間求愛時期的孕育之物。難道你沒有看到你的天空父親和你的大地母親是多麼的疼愛你?你沒有看到是他們相處在一起孕育出你的生命?這有一段我在課堂上教給學生的冥想:

大地是我們的母親,

天空是我們的父親,

我們是宇宙的愛之子……

如果當你感受到與這個圍繞在你周圍的世界相隔絕,或是你在尋找一段幸福時刻,那麼走到外麵去,坐在青草地或泥土上,去重複以上的冥想,或是閉目靜默,或是大聲喧叫。在每一個循環之間,作一次深呼吸,讓自己充滿力量。很快,你會感覺到心神合一的境界,也會懂得什麼是平和。

當我們每一天與靈性相分離時,我們就限製了擁有幸福時刻的機會。我們錯過了平凡的奇跡,因為我們正在追尋一些轉瞬即逝的、一些高聲的尖叫“我是最特別的,我是神聖的”。我們被我們所追尋的那些非凡神聖的人搞得心煩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