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騙
詭詐騙術,得小失大
在戰爭中,“兵不厭詐”,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敵人捉摸不透。在商場中,與某些競爭對手交往,運用此謀略,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戰果。雖然“兵不厭詐”之術在商業活動中普遍運用,但要取得根本性的勝利,卻離不開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因此,一個企業與公眾之間,決不能運用詭詐之術,弄虛作假,而應該“一諾千金”,把“信”作為立身之本。
2002年李嘉誠旗下的長虹生物科技公司要上市融資,當時長科公司全年的營業收入才幾十萬港元,根本就不盈利,但是股票發行時還是獲得了好幾倍的認購。為什麼?因為香港人相信李嘉誠的信譽,相信跟著李嘉誠投資不會吃虧,“李嘉誠”三個字就是金字招牌。
有一年,李嘉誠決定在倫敦以私人方式出售他持有的香港電燈集團公司股份的10%。計劃過程中,港燈即將宣布獲得豐厚利潤的消息,李嘉誠的得力助手馬世民馬上建議他暫緩出售,以便賣個好價錢,但是,李嘉誠卻堅持按原計劃出售。李嘉誠說,還是留些好處給買家好,將來再配售會順利點,賺錢並不難,難的是保持良好的信譽。《遠東經濟評論》對此發表評論,非常精辟地說,“有三樣東西對長江實業至關重要,它們是名聲、名聲、名聲”。
而有些富豪卻不注重誠信,結果因小失大。周正毅找香港京華山國際投資公司的首席顧問劉夢熊幫助收購香港的公司,劉經過多方調查為周找到了一個擁有幾億現金的幹淨公司“上海地產”,事成之後周正毅卻賴掉了幾千萬元的傭金。劉夢熊對周正毅的手下說,告訴你們老板,這樣沒誠信,注定要完蛋。果然,周正毅因涉嫌多項犯罪鋃鐺入獄。
李嘉誠號稱“華人首富”,周正毅號稱“上海首富”。李嘉誠和周正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李嘉誠出身小職員,周正毅出身棚戶區;李嘉誠賣塑膠花起家,周正毅賣餛飩起家;李嘉誠靠炒地產完成原始積累,周正毅靠炒賣爛尾樓一鳴驚人。李嘉誠和周正毅都是個人奮鬥的典型,不同的是發跡之後,李嘉誠成為財富的榜樣,而周正毅成為問題富豪。他們最大的不一樣也可以說是李嘉誠與那些問題富豪的區別就是“誠信做人”!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資本市場上,誠信就是青山,資金就是柴,隻要誠信在,不怕沒資金;運用詭詐之術,不遵守承諾,欺騙他人,耍小聰明,也隻會獲得一時的小利,吞下的卻是原罪的苦果。
失信於人,玩火自焚
做人當講誠信,商人更應如此。在大千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人之道,奸詐者有之,投機者有之,輕狂者有之,驕傲者有之,但是這些人絕不能成大事,至少不能長久的成大事。
過去來西藏旅遊觀光的外國人甚為罕見,可後來漸漸地多了起來。個中緣由來自於一個誠信的故事:
有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來到喜馬拉雅山南麓,歇息時,便請當地一位孩子替他們買啤酒。當時經濟不開放,附近沒有啤酒賣,孩子跑了近四個小時路,才買到啤酒。第二天,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請他再去買10瓶啤酒。不想,等到第三天夕陽西落,那個孩子還沒回來。沉不住氣的攝影師開始置疑了,認為一定是那個孩子把錢騙走了。
然而,就在這天夜裏,孩子拎著7瓶啤酒踉踉蹌蹌地回來了。原來,他在前一天賣酒的地方,隻購得店裏剩下的4瓶啤酒。為了信守承諾,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才購得另外6瓶。由於疲勞和夜晚山路的崎嶇,返回時摔壞了3瓶。當孩子哭著將摔壞酒瓶的碎玻璃片,連同找回的零錢交到攝影師們手中時,在場的人無不動容。從此後,日本的遊客日漸增多,繼而也帶動了周邊其他國家的旅行者。一個孩子買啤酒的誠信故事,開始在許多外國人中廣為流傳,而成為當地旅遊的一張名片。
古代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得她的一笑,昏庸的周幽王竟然視軍令為兒戲,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眾說周知,在古代戰爭中,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隻有當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可點燃。這下好了,寵妃看將士們手足無措的樣子開心地笑了,卻惱怒了率領兵將們匆忙救駕的各路諸侯們。五年之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周幽王再燃烽火。然而,諸侯將領們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無人應和。結果呢,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敵人虜了去。周幽王自取其辱,身死國亡的故事,告訴我們國不可無誠信,人不可無誠信。
誠信,是一池清澈的碧水,所有的真誠,都明明白白地裝在裏麵,誰不喜歡!而失信則如同被一團汙泥弄髒了的池水,誰又不厭惡呢?真正的成功者是以誠實為做人之道,以誠為本,才能永遠有飯吃,才能做大生意。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不妨有一點笨拙精神
為人誠實守信,這是任何老板成功的硬道理。中國本是最講誠信的國度,但近代以來,商品經濟逐漸活躍,誠信逐漸被拋棄,形成無商不奸的局麵。當許多人都以“厚黑”為經商指導的時候,李嘉誠卻一直標榜誠信,而且生意越做越大,這是值得深思的一個現象。
在李嘉誠這個名字中,“誠”字幾乎代表了他的整個性格。想當初,父母給他起了這個名字,也許就蘊含了希望他誠實做人的含義,而這個“誠”字也為年輕李嘉誠的事業打開了機會的大門。
李嘉誠的塑膠廠轉產之後,他雖然率領企業步出了深淵,但並非就此脫離了困境。這時,他的資金仍然十分不足,生產設備仍舊簡陋,他無法更新設備,增加廠房,招聘技工,生產規模也無法像計劃的那樣擴大。正當李嘉誠預感到資金問題會給他的企業帶來新的危機的時候,有一位急需大量塑膠花的訂貨商來到他的公司。
第二天,在約好的地方,寒暄過後,雙方一時無話。李嘉誠主動打破沉默,說明自己的意圖,接著,李嘉誠從手提包裏拿出9種按照訂貨商的要求設計出來的精巧別致的塑膠花,放在外商麵前。然後,李嘉誠誠懇地告訴外商:“先生,這9款塑膠花是我和公司設計人員昨晚一夜沒睡按你的願望設計出來的,有6款我想基本符合你的要求;而另外3款,因為我考慮到你的訂貨是為聖誕節準備的,因此,在你的要求的基礎上,再揉進一些東方民族的傳統風格,我認為或許你會喜歡,所以全部拿來,供你挑選。”精明的李嘉誠明白自己資金不足的劣勢,但他看準了這次薄利多銷的機會。他敏感地預測到如能與這位訂貨商達成協議,那麼長江工業公司不但可以脫離困境,而且還可以在香港取得相當有利的競爭地位。
李嘉誠接著說:“就我個人而言,我當然十分希望能夠長期與你合作。長江目前雖沒有取得足夠的資金以及擔保,但是我們卻可以給你提供全香港最優惠的價格、最好的質量、最優的款式,並保證在交貨期按時交貨。而且,這9款塑膠花樣品,如果你覺得滿意,我願意送給你,隻是希望有機會跟你合作。”
這位訂貨商以十分欽佩的目光看著李嘉誠,不僅因為這位青年能在一夜之間設計9種款式的塑膠花供他挑選,更為他的坦誠而感動。訂貨商情不自禁地握著李嘉誠的手連聲說:“了不起,年輕人,我同意跟你合作,你會幹好的!”
這次成功使長江工業公司從此站穩了腳跟,並在香港塑膠企業內有了相當競爭能力。在接下來的日子,李嘉誠領導長江工業公司迎來了香港塑膠花製造業最為輝煌的時期。歐美各國對塑膠花的需求量更大了,就連中、下等家庭也漸漸養成了插花的習慣。
李嘉誠也充分利用這段鼎盛時期,不斷創新。他以高薪招聘塑膠專業人才,研製出歐美用戶最感興趣的接近天然花的噴色塑膠花、特種花、熱帶新奇花卉,以及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中國特種花,從而順利地打入了歐美市場。李嘉誠利用長江工業公司高品質的塑膠花產品,全方位地爭取到了海外買家的長期合約,業務得以迅速增長。李嘉誠常說:“要用真心真意,取得對方的信心。”
龐大的塑膠花市場,為李嘉誠帶來了數以千萬港元計的利潤,長江工業公司的塑膠花和李嘉誠本人也愈來愈受到塑膠界的注目。“長江”因此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膠花製造基地,而李嘉誠則被譽為“塑膠花大王”。
誠信是利潤的前提和基礎,利潤是誠信的結果。信譽是不可以用金錢估量的,是生存和發展的法寶。
保持真誠的本色
真誠人人渴求——渴求別人真誠地對待自己,渴求身處一個真誠的生活、工作環境當中,但我們捫心自問,有幾個人真正能夠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