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hapter章:165 寇少卿(1 / 2)

在忙碌地準備了一個月之後,秋試如期舉行。

跟往年的科舉考試有所不同的是,今天的秋試成績並不是由主考官來決定,而是先由幾位主考官從數千考生的試卷當中,甄選出最優秀的五十份交給沈端朗,再由他親自審閱之後選出前三甲。

沈端朗這麼做也是為了避免大臣們之間結黨營私,如果他通過這次秋試選拔出來的人才,早已經跟朝中的某些大臣們有所勾結,那他提前舉行科舉考試的用意也就全都白費了。

秋試一共舉行了三天,主考官審閱全部考生的試卷又用了整整三天,所以,當最後被甄選出來的五十份試卷放在沈端朗麵前時,已經是六天之後的事情了。

看著禦案上擺放的試卷,沈端朗並沒有立刻進行最後的審閱,而是讓人按照這些試卷上的姓名,暗地裏調查他們的家世背景,確保這些考生沒有被人做手腳之後,他才開始認真地審閱起每一份試卷來。

既然是能從數千考生中脫穎而出的,自然每一篇文章都是行雲流水、妙筆生花,不過大部分卻都隻是在紙上談兵,沈端朗看了幾篇都覺得不是很滿意,正準備休息一會兒再接著看,卻不料一個名字不期然地出現了自己的眼前。

寇少卿。

這個似曾相識的名字,讓沈端朗有一刹那的恍惚,他定了定神,開始審閱這個名叫寇少卿的考生寫出來的,這篇關於治國平天下的文章。

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一整篇文章,沈端朗仍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這篇文章跟其他考生所寫的不同,它並不僅僅隻有從四書五經上引申而來的那些治國之道,更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讓即使做了十多年皇帝的沈端朗讀完,也猶如醍醐灌頂一般豁然開朗。

盯著卷首那個似曾相識的名字,沈端朗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單從麵前的這篇文章上看來,這個寇少卿應該是有著一些本事的,至於他的本事究竟有多大,那還要等見到他本人之後,沈端朗才能做出進一步的判斷。

不過,沈端朗生出想要見一見這個人的念頭,除了想知道他對自己究竟有多大用處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既然也姓寇,而且名字跟寇韶華有幾分相似,不知道他們之間是不是有著什麼關聯?

“來人!”這麼想著,沈端朗便出聲喚來了一個小太監,對他吩咐道:“你去宣這個寇少卿進宮,朕要親自見一見他!”

“是!”

所有參加這次秋試的考生,在放榜之前都不會離開天都城,所以小太監很快就帶著人找到了寇少卿暫住的客棧,將沈端朗宣他進宮見駕的口諭傳達了一遍。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召見,寇少卿一點兒也沒有感覺到意外,仿佛是早就料到了一般,所以在小太監宣完口諭之後,他二話沒說便跟著小太監來到了皇宮。

“皇上,寇公子來了。”

沈端朗正坐在禦書房裏喝茶,自從看到寇少卿的試卷之後,他就再也沒有心思看別人的,索性就在等著寇少卿入宮的這段時間,讓自己好好地休息了一下。

聽到小太監的回報,沈端朗放下手中的杯子,朗聲應道:“讓他進來吧。”

他話音剛落,虛掩的殿門就被人推開了,一位身穿黑色衣袍的男子信步而入,因為是逆著光的關係,沈端朗看不清楚他的麵容,隻能從身形上判斷出這個人的年紀應該不大,約莫有二十歲出頭的樣子。

“草民參見皇上!”寇少卿在大殿中央站定,然後撩開衣擺朝著禦座上的人行了一個跪拜大禮。

沈端朗擺了擺手,“平身。”

“謝皇上!”寇少卿依言站起身,雙手背負在身後,不卑不亢地問道:“不知道皇上召草民前來,是為了什麼事?”

“你既然是參加今次秋試的學子,難道猜不出朕召你進宮是為了什麼事嗎?”沈端朗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這樣反問他道。

寇少卿微微一笑,“莫不是皇上要封草民做狀元郎?”

“你倒是自信得很!”沈端朗聞言輕哼了一聲,“朕且你問,你是何方人士?家住在哪裏?家中還有些什麼人?”

“回皇上的話,草民乃是封南郡人士,家住封南郡西麵的無量山上,家中唯剩下草民一個人而已。”寇少卿如實地回答著他的問題。

無量山?

聽到他的話,沈端朗心中對他身份的疑惑越發地深了,他記得寇韶華在遇到他之前,就是一直住在無量山上的,難道他們兩個人真的有什麼關係不成?

這麼想著,他索性直接挑明了問道:“你與元後寇韶華是什麼關係?”

“草民還以為,皇上早就已經猜到了呢!”寇少卿又是一笑,“沒錯,草民正是元後族中子弟,當年元後離開無量山的時候,草民年紀尚小,不過卻常聽族中長輩說起她輔佐皇上登基的事情,也一心想著等自己長大了要像她一樣,如今草民終於有了足夠的能力可以一展心中抱負,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