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相處(2 / 2)

李母補充說:“你小舅媽也不是完全不管,晚上會去看著。上午跟崔子說,我說你今天回來,他就說晚上再回來吃飯,因為到晚上,你小舅媽去了,他就能回來。”

“那好咧,咱先吃,等會我去網吧瞧瞧去。”

說起網吧,李正一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去管事,平日裏隻通過QQ,由邵琴彙報一下總的收入和開支,其他事情一概沒管。

吃過飯,清洗完碗筷,李父李母開始說到正事。

如果按照以前的傳統習俗,男方商量這些事情時,女方肯定是不會在場的,但現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很多傳統早就變得麵目全非。

再者說,李正一一家根本就把莊向秋當作了自己人,李母甚至理所當然地拉著她討論這些,反而把莊大美女鬧騰得麵紅耳赤。

反正李母就一個要求,莊向秋怎麼滿意就怎麼來,絕對不能讓未來的兒媳婦有一丁點兒的意見。

李正一在旁邊都瞧得吃幹醋,貌似長這麼大,還沒見李母什麼時候對他那麼上心過。

期間說到禮金和飾品,李母直接表態說:“鑽戒要大,彩禮直接給五萬五。”

五萬五取的是萬無一失這個兆頭。

事實上,按照襄寧市當前的風俗,彩禮一般在一萬一、二萬二這兩個檔次,三萬三偶爾有,四萬四是不能拿的,數字兆頭不好。

至於五萬五這個檔次,一般人家拿不出來,所以基本上沒人會去找不自在。

李母之所以敢這麼表態,純粹是來到青雲區後,被自家兒子網吧的收入給刺激到了,心態跟著就起了變化。

比如昨天去醫院看望李正一大伯,換做以前,你讓李母拿一萬出來作為人情禮,她說啥都不會願意。

可現在家中有錢,心裏不慌,說話做事自然而然地就跟著大氣起來。

與之變化想同的人,還有李父李良平。

曾經的李良平,被歲月和貧窮壓垮了心中的那一份尊嚴,腰杆子怎麼都直不起來,人前人後無論見誰都會自動矮三分。

而現在,李父的腰杆子挺起來,走路開始四平八穩,這就是家境殷實賜予當家者的底氣。

李母現在越看莊向秋,越覺得李正一撿到了寶,她甚至在自我否定,給五萬五的彩禮,是不是有點小家子氣。

有這些考慮,一方麵是李母對莊向秋的觀感太好了;另一方麵,是因為親家的底子比李家要厚實,生怕被人瞧不起。

莊向秋聽到李母這麼交代,心裏頭熱乎乎的,連忙跟著表態說:“阿姨,這都是形式,一切從簡就行,沒必要大操大辦。”

李母嗔怪說:“那怎麼行,一輩子就這麼一回,可勁兒操辦都沒關係,我說閨女,咱家正兒有福氣,所以遇到你,可不能委屈了你。”

說完又吩咐李正一:“趕明兒回到長水,你帶秋兒去挑選首飾,記得別寒磣,聽見沒有?”

“聽到了!”

李正一頗為無奈,自從莊向秋來了李家,他就覺得李母對他的語氣從以前的關愛有加,變成了現在的呼來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