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向秋笑說:“因為政府支持,各方麵大開綠燈,速度想慢都不成。長水那邊,不管長水市市政府還是江南省政府,對長水高新技術開發區都是非常重視,所以正一想去長水注冊互聯網公司,我完全能夠理解,別的不說,光政府方麵的政策傾斜,就足以讓相關方麵的企業和公司趨之若鶩。”
李正一點頭說:“有這方麵的考慮,長水對高新企業的招商引資有目共睹,相關政策方麵的傾斜幅度都比較大,對於我們這種初創且沒有根基的企業來說,任何一點傾斜都是對公司莫大的助力。”
時勝傑說:“既然高新技術開發區已經落成並對外開放,那自然以那邊為主,不過梅城區那邊屬於河西一帶,目前雖然在開發,但跟河東老城區一帶比,發展方麵還是要落後不少。”
“這個不用擔心。”李正一對於後世長水的發展還是有一定了解,“我相信,以後城市的發展會形成一個趨勢,就是大城市概念。以後的城區隻會慢慢地擴大,政府的資源會有一定的傾斜比例,像梅城開發區、蓮心區南端、雨台區東段都會慢慢發展起來,形成一個囊括範圍非常大的超級城市生態圈。”
頓了頓,李正一繼續說道:“另外,既然政府決定在梅城區開辟一塊高新技術開發區出來,我覺得很有可能沒那麼簡單。現在梅城區的地域相對較大,個人猜測,隨著以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發展壯大,下轄範圍隻會越來越廣,等到一定程度,有極大的概率會脫離梅城區的管轄,形成一個獨.立的技術園區。”
莊向秋非常認同這個觀點,待他說完,便問道:“那就確定,公司地址建在梅城區開發區?”
時勝傑讚成說:“我支持。”
“好。”李正一也表態。
接下來討論的是公司章程和製度,這是莊向秋起草製定,其他兩人基本上都不懂,自然沒有異議。
注冊資金還是當初決定的一百萬,莊向秋拿出來討論的原因,是擔心李正一目前的資金不足。原本李正一自己也是有些擔心的,但年底統計銀行資金時,發現網吧和工作室營業收入早已突破百萬。
一月份,網吧營業收入在57萬多,工作室營業收入近30萬。二月份到現在為止差不多過去三分之二,同期營業收入跟上月相比,網吧利潤沒有變化,工作室收益提升有10%左右。
可以預期,到本月底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時,如果算上2001年結餘的30多萬,李正一手上的資金應該可以達到200萬左右,扣除到期的第一批電腦尾款和所有電腦桌椅尾款,可支配資金應該不會低於180萬。
李正一當然知道莊向秋詢問資金的用意,在座兩人都是信得過的自己人,所以他也就沒有隱瞞,把自己的可支配資金大概預估了一下,不過說的數字是一個較為保守的150萬。
時勝傑聽得暗自咋舌不已,盡管知道李正一現在網吧和工作室能夠賺錢,卻沒有想到如此聚財,再想想對方所用的時間,才短短一年不到,心下更是佩服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