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段成文提點,傍晚時分,李正一說幹就幹,直接跟莊向秋聯係,問她什麼時候有時間,約個日子先去看看庫房。莊向秋回複說最近沒時間,過幾天有時間聯係他。
第二天,李正一先到培訓室呆了半天,把昨天落下的兩節課補上。下午回到網吧,交代鬥雞眼和羅偉兩人協助小舅媽邵琴管好網吧,這兩天他要回家一趟。
兩個小時後,李正一趕到廢品收購站,因為知道父母不願意鋪張浪費,再說也就一個普通的生日,所以他連蛋糕都沒去預定,隻帶了一點時令蔬菜水果,同時在路過東城區煙具店時,順便幫父親買了一根水煙筒,專門抽旱煙的水煙筒。
李母見兒子提前到家,非常高興。當然李父更高興,因為他看到了兒子手頭買回的水煙筒。對於上了一定年紀的上一輩,水煙筒是年長男性的最愛。可一根水煙筒並不便宜,以往李家家境貧窮,李父一直舍不得買一根,都隻用煙紙卷起一小撮,做成喇叭煙來抽。
家裏開收購站後,因為平日可能會有熟絡的顧客,所以李父身上會帶有盒裝的卷煙,不過一般不抽,隻是用來敬客。
李父接過水煙筒,摩挲著明黃色的筒身說:“這水煙筒質量不錯,價格不便宜吧?”
“不貴,也就幾十塊而已。”李正一滿不在乎地說。
其實李正一打了馬虎眼,這根水煙筒按煙具店老板的說法,是他店裏僅存的幾根上等貨,專門入深山老林找到天然野生的百年老竹雕琢而成,大小適中、輕重適宜,已經風幹了兩年時間,依然光潔如新沒有爆紋。
普通的水煙筒也就20-30元不等,而這一根水煙筒,煙具店老板喊價600元,初聽時李正一嚇了一跳,以為對方多說了一個零。因為不懂行,問清價格後,李正一本沒打算買,卻發現當時正好有一個熟人在場,是去年開收購站時購買器械用具的那家五金店老板。對方幫忙掌眼,說差不多這個價,李正一便掏錢買下,當作老爹的生日禮物。
收購站除開父母,隻有崔興發在,沒看見林文星。一問才知道,林文星早幾天家裏有事,還要過幾日才能回來。
時值傍晚時分,收購站開始忙碌起來,李正一頂替李母幫忙幹活,期間李父告訴他,收購站大半年來的利潤非常可觀,平均在八千左右,家裏餘錢富足。
李父又問起網吧的狀況,李正一沒說前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也沒敢說網吧被停業整頓過,隻說利潤很高,曾經的本錢已經賺回。
又說起網吧搬遷的事,李父不懂,隻告訴李正一:“如果缺錢,家裏還有餘錢,擠湊一下,大概也能湊出個四五萬來。”
如今收購站走上正軌,算是有一份安身立命的本錢,所以李父說話的語氣都跟以前不一樣,四五萬張口就來,也不叮囑。其中原因,既有家有餘財的底氣,也有對自家兒子改過自新的信心。
李正一把跟段成文商討過的思路又跟父親說上一遍,一方麵是出於尊重,另一方麵,李父畢竟見過幾十年世麵,多少都有李正一不及之處。三個臭皮匠還頂一個諸葛亮呢,集思廣益總歸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