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鎮離雪峰縣城有點遠,離襄寧市反而要近一些,跟莫公鄉有些類似。鎮上有好幾家小型國有企業,這些企業雖然建在清河鎮,實際上屬於縣裏直管。陳國誌不知走了誰的關係,突然進了雪峰縣清河鎮一家生產風扇的電器廠上班,靠著鑽營,慢慢地爬到了副廠長位置上。後來不知何故,電器廠廠長被縣政擼了下去,陳國誌竟然坐上了廠長寶座。
據調查資料顯示,此時褚正清正榮升為清河鎮二把手。
陳國誌在電器廠廠長任上幹了三年,電器廠風扇滯銷,工廠無法運轉,最後被私營企業低價收購。同年,陳國誌又意外調到襄寧市老工業區,擔任一家皮革廠的副廠長。這次陳國誌老老實實呆在皮革廠,沒有上位掌舵,皮革廠運轉得順風順水。
四年後,清河鎮鎮長褚正清調到襄寧市lc區任副區長,襄寧市lc區跟雪峰縣平級,所以褚正清的調動在職位上屬於越級晉升。
不久後,市政決定資產重組轉型一家經營困難的小型國有企業,試點冶煉工廠,在皮革廠混日子的陳國誌,在沉寂四年後又開始走運撈肥缺,加入了這家資產重組後的冶煉廠,直接任副廠長。
冶煉廠廠長的結局跟雪峰縣清河鎮電器廠廠長的結局一模一樣,不久後,廠長因貪汙腐敗且私生活糜爛,被市政挪開,把陳國誌提了上去。
一直到今年,冶煉廠又資不抵債運轉不靈,正在申請破產。而褚正清在lc區副區長位置上幹滿一屆後,最近被調去青雲區任常務副區長,居然又升了一格。
這是羅偉的調查資料,裏麵涉及到副區長褚正清的履曆,是因為李正一開始就提到要跟蹤他。雖然羅偉不敢明目張膽地跟蹤一位副區長,但查陳國誌時正好牽扯到,那順手為之,倒也不是難事。
從以上資料,李正一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兩個問題:
首先,陳國誌的能力或人品值得懷疑,無論他在何企業,隻要掌權,這家企業絕對逃不過要麼被收購要麼被破產的結局。
其次,從四平鎮開始,陳國誌跟褚正清之間,肯定存在某種不為人知的聯係,不然陳國誌的起起落落就沒法解釋。當然,或許有其他內在聯係沒有調查到,所以誤導李正一的思維,也是有可能的。
往更深層次想,陳國誌很有可能故意做壞企業,以圖低價出讓國有資產,從中牟利。或者運營過程中,官商勾結、中飽私囊,侵吞國有資產,從而導致企業運轉不靈,最終破產倒閉或被收購。
如果就資料來說,褚正清跟陳國誌之間絕對有暗藏的交易內幕,或行賄受賄,或官商勾結。可是羅偉的資料顯示中,還有最後一條非常重要的記錄:褚正清為官非常清廉。
褚正清?為官清廉?
李正一腦海中隱隱有一絲線索,卻始終想不透徹。他敢肯定,前世絕對聽說過類似的事情,可惜目前沒有想到理清思緒的關鍵點。
羅偉在一邊抽煙,瞧著李正一半天不哼聲,便問:“李哥,難道資料有問題嗎?”
李正一搖頭說:“資料本身應該沒問題,我隻是覺得奇怪,有些地方左右都想不明白。從資料顯示,陳國誌跟褚正清之間肯定存在問題,但你的資料後麵又標明褚正清為官非常清廉,所以我現有的猜測似乎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