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來,李正一對曾經的記憶已經不多,便引導著三人說話。差不多把莫公鄉的現狀摸個通透,看天色已不早,便起身打算回去。三個混混齊聲挽留,聲稱機會難得,應該去新世界歌舞廳放鬆放鬆,李正一都笑著一一拒絕,順便提醒林文星,說嚴打期間再去新世界,可要小心他老爹的棍子。
臨走時,李正一攬住崔興發肩膀,問他:“崔子,要不要跟哥回去,大娘說好久不見你,想讓你去看望她。”李正一口中的大娘就是李母,崔興發每次去,都很親熱地叫大娘,心善的李母每次都樂得開懷。
崔興發對李正一突發的親熱態度不太適應,努力地側著脖子,似乎想拉遠一點兩人之間的距離,聽到李正一讓他跟著回家,趕緊說:“李哥,今天不去了吧,下次有機會再去。”
李正一不便勉強,其實他知道崔興發不是不願意去,而是對李父有點發怵。李父對李正一的三個混混兄弟都不待見,平日裏見到,不直接敲棍子就不錯了,指望他有什麼好臉色不太現實。所以三個混混不到萬不得已,都不去李正一家。
離開林家,李正一看著西邊的日頭,本打算直接回去。想了想,又轉道去菜市場買了點菜,這才心滿意足地往家趕。
李家距離莫公鄉街鎮有大約半小時腳程,要按平日裏的做派,李正一肯定不會走路,直接街邊叫個摩的,有錢付錢沒錢欠賬,反正都是在這一畝三分地混日子的,彼此都認識。
但重生後的李正一心態變得不一樣,或許是心理年齡過大覺得有些行為過於幼稚,或許是不想再看到父母雙親失望的臉色,總之,曾經的做派,讓李正一有一種天然的抵抗情緒。就拿打摩的這件事來說,前世少不更事時,覺得打個摩的回家很威風,似乎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其實以成熟的心理再去回顧,卻發現這種行為超級幼稚。
雖然有人說,不能用成熟的心態去嘲笑自己曾經的幼稚,但李正一無論如何都忍不住不去嘲笑,因為曾經的自己,實在像一坨爛泥,扶不上牆麵。
路過沿途鄰居家,碰到認識或不認識、有記憶或沒記憶的人,李正一都會主動打個招呼,不管人家麵對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他都樂嗬嗬地接受。因為他知道,一個人失去臉麵很簡單,但掙回麵子,需要一點點慢慢地去改變,再獲取。
臉麵是自己掙的,不是人家給的,這話一點都沒錯。
到家時,兩老正在清理前幾日耽擱在家沒弄的廢品。這些廢品是之前收回來的,很多都比較雜,要分門別類整理出來,去廢品收購站賣的時候,就可以按不同的種類賣上一個不錯的價錢。如果收回來的廢品不整理,收購站就會按雜貨裏麵價值最低的價格給你算,無形之中就會便宜許多。
李母見李正一提了菜回來,就沒去再管屋簷下傾出的廢品,起身迎上去。李正一把菜交給母親,打過招呼,然後就跑去幫父親整理廢品。
李父心頭直犯嘀咕,往常回家碰到這類雜活,別說動手幫,瞧都不會瞧上一眼。他心裏很想問問原因,最終忍住沒說,隻問他今天去鎮上,事情辦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