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樂不思蜀”要不得(1 / 2)

43.“樂不思蜀”要不得

可能每一個人都沒有對自己一生的時間進行計算過,大家可能都有這樣一個疑問:誰知道自己的壽命有多久呢?是的,這一點也不假,但可以做一個假設,比如,你一生的壽命是80歲,想想你23歲就大學畢業了,按平均年齡算你的57年,就80歲了,在這48歲內,你會有多少時間在一般日常活動上,比如工作、睡覺、看電視、其他休閑活動或吃東西和坐車。

據國外人口統計學研究,現代人的一生工作16年,睡覺15年,看電視5—7年,其他休閑2—4年,吃東西3年,坐車2年。

當你看完這份分析數字時,是否對自己生活中所從事的種種活動感到吃驚?假設你已經30幾歲,平均還能再活四十五年。因此,你還剩30年“醒著”的時候,而可以做事的時間大約還有20年。這種了解或許能讓你對時間的利用更留意,如果這還無法讓你覺悟,應該說,或許你到現在還在昏昏欲睡中。

如果你想:“唉!我現在35歲了,但我並不期待會活到80歲。”三思吧。根據美國健康協會的估計,如果你是40歲的女性,則你的壽命期望值是85歲。男性則稍微低一些,是80.3歲。

客觀地說,現代人的壽命比任何時候人的壽命都要長久,你以為自己可能活到75歲,但你可能活到85歲,甚至95歲呢?既然現實如此,你就必須培養一些對生活的長期看法。因為眼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們很容易就會掉進時間的陷阱,拖延自我承諾要完成的活動和事情。無論生命是短暫而快樂,還是漫長而無聊,它總共就有那麼多。建築師萊特曾經說,人類“當麵對生命的時限時,往往能建造出最著名的建築物”。你也可以利用有限的時間或資源達成你最希望的成就。

比如,想象自己在休假後工作會很有效率,或是當一項任務有期限時你會做得更好(雖然你不見得多喜歡受期限的限製)。對一個過去幾年寫過好幾本書的我來說,即可證明期限的功效。每次簽下一本書的合約後,我就開始分配寫書的進度,保證在期限內完成。因此合約規定的期限讓我受到時間的限製,以致於催生出高效率來。所以,無論在單位工作還是在家辦公,製定時間限製計劃,都會起到自我促時的作用。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偷走人類時間的主要是電視和上網,多數人每天看電視都4個小時以上,而上網的時間就會更長,坐在電腦跟前一整天的人不在少數,算一算,如果每天把這4個小時加起來,對你的一生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電視和網絡愈來愈像毒品,它隻會令人更加著迷,而不會讓人避而遠之,曾看過一本書,名為《讓你樂到死》,作者認為娛樂是社會中主宰大眾言論的主要力量,影響藝術、科學、政治、宗教和教育。娛樂在生命中的確有其必要的功能,它刺激思考,它使靈魂獲得釋放,能讓你從乏味單調的日常生活中獲得休閑。更重要的是,娛樂能讓你探尋新的思考方式、新的觀念和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