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帝都京兆流風關,朝野官民雅韻清!
自應允為西安市慈善會會一長、西安一市人涎政府原常務副市長郝樹茂公之詩集截京兆吟》撰序以來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巢,一予腦海中浮現的壯瓣景氰就是一一“帝都京兆流風美”!及矍於反複拜讀體味郝公詩集,準備執筆撰序時,一予心中最深刻的感受即是一一“朝野官民雅韻清”!
何以見得,有蘸在日山近及遠而說,今年初有陝西省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主任馮在才公詩詞集截曲江吟》!討世,去年底有省人民政府副秘書一長薛漢軍公詩同集《少沙向》問世二再向前追溯數年,則中共陝西省委原書一泛陳元方公、中共陝媽省紀委原副書淪楊鴻章公、省政府原常務副省長徐山林公、省委原書記張勃興公等俱有個人詩集傳世,而京兆右扶風之人、左馮翻之首長一一中共渭南市委書記王誌偉公則以《扶風廬吟章》、《扶風廬續吟》把秦地詩風之偉烈推向了海內外,全球詩詞界無不視扶風廬主人為高級領導千部詩詞作者中之翹首!蒸於西安市乃徽於陝西省的平民詩人,卜農商學兵皆有儀據寓居西安之軍校教授姚平先生所編《陝西著老詩詞選》、《陝西中青年詩詞選》統計,前書收錄85人3239首作品,後書收錄81人3169首作品,合計166人6408首作品,平均每人約有詩詞38首之多。
無怪乎人稱陝西是中國文化發祥地,無怪乎西安是中國詩歌之鄉,信也哉!
郝樹茂公乃河北人,少小時逃難到西安。1954年至1963年在西北國棉三廠工作,曾任廠黨委委員、組織部副部長,可謂是與予有地緣之誼(閏棉三廠在西安東郊紡織城滬河東岸,予之家鄉田家灣在滬河西岸,村、廠隔河而望,_直線距離不超過2公裏)。1987年起,郝公任西安一市副市長、常務副市長,又成為予之父母官,可謂是與予有政緣之誼(郝公為市長為治一下市民)。
1997年今郝公任西安市慈善會會一長。今又由省民俗學會會長梁蔭先生作伐,郝公鄭重托與校改其詩集《京兆吟》並撰序,叮謂是與予有詩緣之誼也。有此三誼,當義一盯傳一長安濤壇佳話一也。
郝公雖退休多年,但他胸懷若穀,理想超凡,身姿偉岸,精神飽滿,步履穩健,談吐不俗,和藹親切,平易近人。郝公在市長仟上政績顯著並為籌建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主持製定一了16個政策性文件;他在西安慈善事業中深感自慰的是:先後成功地啟動了為藍田、周至等7區縣修建慈酋便民橋150座的慈善建橋項目;啟動了救助“百名一爵童”的複明工程和資助貧困大學生的助學項目。幽前,這些慈善助民工程正在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著。
郝樹茂公作為千年古都西安的主要行政官員,任職期間正逢全國經濟改革開放風起雲湧的大高潮,他能在冗繁細瑣的政務之餘,為吟壇創作並奉獻詩集《京兆吟》,該是何等不易之事!
郝公的詩作,論數量,百餘篇;論時間,半世紀;論品種,新舊兼;論內容,親曆事;論藝術,平(平實)奇(奇異)麗(壯麗)。而最能激發讀者的是他的勤奮、坦誠與仁慈。予第一次通讀郝公詩集後的感受以拙詞《西江月》為最集中。
原詞如一下: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