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看不見,但是我的弟子可以!”
陳宗瑞咆哮著吼出這句話,全然不顧自己的大儒風範。
一時間,屋內的氣氛仿佛凝滯下來,兩人都陷入了沉默。
許久之後,廉清虛率先開口,說道:“既然你心意已定,那就按你想的做吧。”
陳宗瑞默然點點頭。這位老人白發蒼蒼,身上留滿了歲月的痕跡。
他是齊國貴族出身,少時就喜歡鑽研經文,而不是和身邊的其他人一樣沉迷於聲色犬馬。他的父親也樂於見到這一點,為他請來了一位大儒作為他的老師。這位老師不是別人,正是鼓山學派一位名為劉子幹的大儒。
本來,他應該像其他貴族世家子弟那樣,舉孝廉入朝為官,日後憑借多年經營的家族勢力在朝堂上擁有一席之地,成為齊國朝堂上的袞袞諸公之一。
一切變換於五十年前的那一天。
那一日,齊國皇帝壯年突然駕崩,本應該登基的太子卻恰好奉旨巡狩在外,根本無從得知這一消息。好巧不巧的是,處於京城的齊帝寵妃之子——靖王卻又恰巧進宮探望母妃。本應該與帝位無緣的他,因此成為了離那張皇位最近的人。
眾所周知,權利和欲望會使人瘋狂。
被天降餡餅砸到的靖王大喜若狂,他手持所謂的聖旨,下令封鎖宮城,將一幹大臣擋在宮門之外。接著,他依靠禁衛的力量,迅速地把控了皇城司,奪出所有的城門鑰匙,下令封鎖了城門。
接下來,就是那場被別國史書稱為“靖王之亂”的災難性事件。齊國常年駐紮在京城的有二十四衛,人數不等,有多有少,但是合計也有十萬人。本身這是用來護衛京畿地區的安穩的軍隊,但是這個時候卻成為了齊都貴族們的噩夢。
這十萬人裏,二十四位的禁軍統領是他們的首腦,但是這群人卻被靖王用計騙出軍營,一網打盡。接下來,靖王將自己的人派入二十四衛,統領這十萬禁軍。哪怕這些人的戰力可謂是天差地別,但也是十萬人馬。在齊國京畿地區,那就是最為強大的軍隊。
在靖王授意下,這群人將京城圍起,隨即入城“捉拿反賊”。至於誰是反賊,自然是靖王說了算的。在短短三天裏,京城中的高門大戶被滅門數十家,城外土坑中的屍體數以千計。
而這被滅族的家族之中,就有一家,姓氏為,陳。
陳宗瑞的陳,也是陳家的陳。
齊國曾經在大周末年的混戰時期,吞並了周圍不少諸侯國。其中有一國,國君就是姓陳。那位陳國國君自知無法抵擋齊國鐵騎,舉國而降,因此也得以活命。百餘年下來,曾經的陳國宗室也在齊國土地上開枝散葉,陳宗瑞這就是其中一支。
但是因為這一層身份的原因,陳宗瑞的父親當時僅僅隻是一名小小的京兆尹,已經是無法寸進。如果想要再更進一步的話,已經不是一個小小的陳家能夠辦到的了。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下一任皇帝身上。不過,比起既非長子又非嫡子的靖王,他更看好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