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靠努力工作拯救自己
1.把負變為正的力量
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把你的收入拿來算做資本,任何一個傻子都會這樣做,真正重要的事是從你的損失裏獲利。這就需要有才智才行,而這一點也正是一個聰明人和一個傻子之間的區別。
檸檬,的確是太酸,不能稱作美味。但是,當把檸檬做成檸檬水,卻使它比任何甘甜的果汁飲料更有品味。
把負變為正的力量之後,就能把美留下,痛苦也就會遠去。
衝破人生難關的人一定要有把負變為正的力量。偉大的心理學家阿佛瑞德·安德爾說,人類最奇妙的特征之一就是“把負變為正的力量”。正是同樣的想法,已故的西爾斯公司董事長亞當斯·羅克爾說:“如果有個檸檬,就做一杯檸檬水。”威廉·波裏索則在他的一本書中說得更詳細:“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把你的收入拿來算做資本,任何一個傻子都會這樣做,真正重要的事是從你的損失裏獲利。這就需要有才智才行,而這一點也正是一個聰明人和一個傻子之間的區別。”
英國政治家威伯福斯厭惡自己的矮小,但是,他卻為英國廢止奴隸貿易製度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所以,著作家博斯韋爾在聽他演講後對人說:“我看他站在台上真是個小不點兒。但是我聽他演說,他越說似乎人越大,到後來竟成了巨人。”挪威著名小提琴家布爾有一次在巴黎舉行演奏會,一曲未終,一根弦忽然斷掉,他不動聲色,繼續用三根弦奏完全曲。很可能彌爾頓就是因為瞎了眼,才能寫出更好的詩篇來;而貝多芬是因為聾了,才能譜出更好的曲子;海倫·凱勒之所以能有光輝的成就,也就是因為她的瞎和聾。
橫跨曼哈頓和布魯克林之間河流的布魯克林大橋是個地地道道的機械工程奇跡。1883年,富有創造精神的工程師約翰·羅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著手這座雄偉大橋的設計,然而橋梁專家們卻勸他趁早放棄這個天方夜譚般的計劃。羅布林的兒子,華盛頓·羅布林,一個很有前途的工程師,確信大橋可以建成。父子倆構思著建橋的方案,琢磨著如何克服種種困難和障礙。他們設法說服銀行家投資該項目,之後他們懷著不可遏止的激情和無比旺盛的精力,組織工程隊,開始施工建造他們夢想的大橋。然而大橋在開工僅幾個月,施工現場就發生了災難性的事故。約翰·羅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華盛頓的大腦嚴重受傷,無法講話也不能走路了。誰都以為這項工程會因此而泡湯,因為隻有羅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這座大橋建成。然而盡管華盛頓·羅布林喪失了活動和說話的能力,他的思維還同以往一樣敏銳。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一閃念想出一種能和別人進行交流的密碼。他惟一能動的是一根手指,於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擊他妻子的手臂,通過這種密碼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設計和意圖轉達給仍在建橋的工程師們。整整13年,華盛頓就這樣用一根手指發號施令,直到雄偉壯觀的布魯克林大橋最終落成。
司各特是一位因患惡性腫瘤被截去半條左腿而不得不終日坐在輪椅中的12歲的孩子,他不能奔跑,卻是一名籃球迷,被邀請當上了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牛仔隊的吉祥物。每次比賽,司各特都坐在隊員席上,每個牛仔隊隊員下場離開時都要抱一抱他。為了鼓勵士氣,他與父親一起製作了一個“司各特最佳球員獎”證書,授予為球隊立下汗馬功勞的隊員。在一次比賽中,一主力隊員扭傷了腳而不準備上場參加一場關係重大的比賽。司各特搖著輪椅,來到那位隊員麵前,逗他說:“如果你不上場,我想我替你比較合適。”那位隊員想到,自己不過是腳踝扭傷,而這孩子截去了半條腿!他幽默地捅了捅司各特說:“我會打一場出色的比賽——為你。”最後,那位隊員在那次比賽中獨得17分。賽後,司各特搖著輪椅來到運動員更衣室,嚷著:“今晚的最佳球員獎屬於那個不怕苦痛毫不畏縮的哥們兒。我崇拜他。他一心為的是他的球隊。他是我的朋友。”說著,把上邊寫著那位隊員名字的獎勵證書遞了過去。盡管司各特的字寫得歪歪扭扭,但是那位隊員卻被感動得淚水奪眶而出。後來,司各特的脊椎骨上又發現惡性腫瘤,又接受了一次痛苦的大手術,從脖子到臀部用支架固定了半年,接受了更多的放療和化療。他一點也不沮喪,反而鼓勵來看他的人們要有信心,還讓為他祈禱的人們去為他看到的另一個坐在輪椅中的孩子祈禱。後來癌腫又擴散到了腦部和肺部。在這種情況下,司各特仍然沒有放棄他“吉祥物”的激勵職責,他斜靠在輪椅上,支著腦袋看比賽。最後,他在一場球賽開賽後幾分鍾,靜靜地停止了呼吸。下葬的那天,牛仔隊的隊員們為司各特抬棺送靈。教練告訴大家,在他心中司各特永遠是最佳運動員的典範。
海爾·曼懷瑞是一位年事漸高、患上了慢性進行性運動神經疾病的拄著雙拐的人。在一個雨夜,他駕車行駛在一條人跡罕至的路上,心中為自己的安全感到憂慮。然而,車胎卻偏偏爆裂了。他覺得自己殘疾的身體根本無法去更換這個輪胎,於是,費勁地將車開到不遠處一戶仍亮著燈的人家旁邊。他按響了喇叭,一位小姑娘走了出來,知道情況後叫出了一位老人。當小姑娘和老人在雨中為他換好輪胎後,他遞出錢表示謝意,而老人卻無動於衷。這時,小姑娘靠近車窗輕聲說:“我爺爺是個盲人,他看不見。”曼懷瑞被震動了,在老人無從解脫的無邊黑暗裏,他看到了自己身上一些令人靈魂難以安寧的品質:沉溺於自憐、自私之中,對他人漠不關心,思想頹廢……。從那以後,曼懷瑞堅持不懈地祈求自己心靈的幫助來克服自己的缺點,使自己鼓起勇氣去正視現實,並且努力照著小姑娘和她爺爺的樣子去幫助別人。
檸檬,的確是太酸,不能稱作美味。但是,當把檸檬做成檸檬水,卻使它比任何甘甜的果汁飲料更有品味。在奧古斯特·瑞奈生命的最後10年中,他因病已足不出戶,但是仍然忍著劇痛畫個不停。當人們問他為什麼時,瑞奈簡單地回答道:“把負變為正的力量之後,就能把美留下,痛苦也就會遠去。”
2.在工作中加入“熱情”兩字
你內心裏充滿要幫助別人的熱情,你就會興奮,你的精神振奮,也會鼓舞別人工作,這就是熱情的感染力量。
培養職業熱情,是競爭至關重要的事情。
如果一時沒有煥發出熱情,那麼就強迫自己采取一些行動,久而久之,你就會逐漸變得熱情。假使你相信自己從事的職業是理想的,就千萬別讓任何事情阻止了你的熱情工作。
拉·封丹指出:“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應遵循的原則是:追求高層次。你是第一流的,你應該有第一流的選擇。”
凡事都顯得漠不關心,對自己的人生難關也會漠不關心,這種情形如果出現在老年人身上還情有可原,因為他們的肉體與精神都已衰老,對於一個已經步入人生黃昏階段的老年人,他們隻希冀能平平安安、怡然自得地度過餘生,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對於你,這樣一個處於朝陽階段的年輕人,如果以如此消極的態度來對待人生,這是絕對不能寬恕的。年輕人應該要有非同尋常的誌趣,有比別人更突出、堅韌的意誌,凡事要靈活、敏捷。在你這個年齡段做人處事,應如同凱撒所說的:“不是優越的行動就稱不上是一種行動。”
熱情是一種精神特質,代表一種積極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不是凝固不變的,而是不穩定的。不同的人,熱情程度與表達方式不一樣;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熱情程度與表達方式也不一樣。但總的來說,熱情是人人具有的,善加利用,可以使之轉化為巨大的能量。
你內心裏充滿要幫助別人的熱情,你就會興奮,你的精神振奮,也會鼓舞別人工作,這就是熱情的感染力量。
在職業生涯中,要想與別人競爭,必須保持一股工作的熱情。所以,這裏提出了熱情加油站的概念。所謂熱情加油站,就是在心理中樞係統經常不斷地激發興奮神經,把心理因素轉化成工作熱情。當然,不是讓你榨幹熱情,而是疏通情感渠道去補充熱情,從而起到加油站的作用。像沒有汽車加油站,汽車就不能跑長途一樣,熱情不加油,職業活動也不能維持長久。隻有當熱情發自內心,又表現成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時,才能征服自身與環境,創造出日新月異的生涯成績,使你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你如果已經工作了,就會知道,當你最初接觸一項工作的時候,由於陌生而產生新奇,於是你千方百計地了解、熟悉工作,幹好工作,這是你主動探索事物秘密的心理在職業生涯中的反應。而你一旦熟悉了工作性質和程序,日常習慣代替了新奇感,就會產生懈怠的心理和情緒,容易固步自封而不求進取。你這種主觀的心理變化表現出來,也就是情緒的變化。
同樣一份職業,同樣由你來幹,有熱情和沒有熱情,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使你變得有活力,工作幹得有聲有色,創造出許多輝煌的業績;而後者,使你變得懶散,對工作冷漠處之,當然就不會有什麼發明創造,潛在能力也無所發揮;你不關心別人,別人也不會關心你;你自己垂頭喪氣,別人自然對你喪失信心;你成為這個職業群體裏可有可無的人,你也就等於取消了自己繼續從事這份職業的資格。可見,培養職業熱情,是競爭至關重要的事情。
現在,告訴你如何建立熱情加油站,使你滿懷工作熱情。
首先你要告訴自己,你正在做的事情正是你最喜歡的,然後高高興興地去做,使自己感到對現在的職業已很滿足。其次,是要表現熱情,告訴別人你的工作狀況,讓他們知道你為什麼對這項職業感興趣。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理由充滿工作熱情,不論是作家、教師、工程師、工人、服務員,隻要自己認為理想的職業就應該是熱愛的,熱愛也就自然珍惜。但有些職業在經過深入了解以後,可能會感到無非如此,用不著付出多大努力,已是綽綽有餘,便以例行公事的態度從事之。你雖然熱愛自己的職業,卻不知道怎樣把職業掌握在自己手裏。再熟悉的職業,再簡單的工作,你都不可掉以輕心,都不可沒有熱情。如果一時沒有煥發出熱情,那麼就強迫自己采取一些行動,久而久之,你就會逐漸變得熱情。假使你相信自己從事的職業是理想的,就千萬別讓任何事情阻止了你的熱情工作。
世上許多做得極好的工作,都是在熱情的推動下完成的。關鍵所在,是要有把工作做好的熱情,並能善始善終。拉·封丹指出:“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應遵循的原則是:追求高層次。你是第一流的,你應該有第一流的選擇。”
3.從“經驗”中跳出來
死板拘泥,不知變通自然會給生活帶來麻煩。
敢於從“經驗”中跳出來,則往往能給人衝破人生難關帶來生機。
經驗有兩麵,一可以讓你有所借鑒,二可以讓你陷入誤區。一個善於衝破人生難關的人,常有的做法是:從“經驗”中跳出來。
一個無法衝破人生難關的人求救於成功大師皮魯克斯:“在這個世界上,那麼多人取得了成功,而我為何總是失敗呢?”
“失敗必有失敗的原因。”皮魯克斯說。
這位失意者想了想,說道:“比如,我彈的琴曾受到一位名師的讚賞,他曾誇獎我一首曲子的第二節彈得特別好。於是我放棄其他章節的彈奏,將第二節彈得熟練極了。可是,演奏會上,我盡管將這一節反複彈奏了30遍,也沒有受到大家讚賞,人們反而紛紛厭煩得離席而去。又比如,我的女友以前最愛聽‘我愛你’三個字。於是我便每天說給她聽,三年以後,她不僅再也不想聽這三個字了,而且說我是個笨蛋,轉身離我而去了。後來我當了一名廚師,聽說有個頭麵人物愛吃鴨肉,於是我給他做了一桌鴨肉席。結果,我被老板攆了出去……”
皮魯克斯笑道:“天有風雲雨雪,地有山河草木;時有春夏秋冬,人有男女老幼;情有喜怒哀樂,事有成敗得失;音有抑揚頓挫,氣有升降沉浮……這些大千世界的千變萬化,構成了它恒久的魅力。變,才有生命,變,才有魅力。你反複彈奏一個曲調,沒有變化,人們怎不生厭?人們最愛聽的話,假如你幾年不變,反複訴說,人們怎不厭煩?即使再愛吃鴨肉的人,一桌鴨肉席,豈不讓他倒了胃口?”
“你的失敗的關鍵,恐怕在於過於死板拘泥,不知變通。”
死板拘泥,不知變通自然會給生活帶來麻煩。大象能用鼻子輕鬆地將一噸重的行李抬起來,但我們在看馬戲表演時卻發現,這麼巨大的動物,卻安靜地被拴在一個小木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