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珮,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
元知並不是像他的名字一樣,每件事一開始就什麼都知道。
相反,他對每一件事都是後知後覺,甚至於事情過去了,他才知道,再加上他對自身事情的拖遝,造就了許多事情都是悲劇一般的結尾。
唯一值得可取的是,他對做過的事情總是知錯能改,而不是一味的後悔或者自責。
隻是,這些又能怎麼樣呢?
那年,元知已經大專畢業。
作為一個在學校昏昏霍霍的人,踏出學校走進社會,所上的第一課自然是被社會猛烈的一頓耳光。
然後,那個在學校自認為頗有幾分得意的家夥,被無情的社會扇得暈頭轉向。
於是,內心有幾分小傲氣的元知在踏進社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失業。
或者說是根本未就業。
內心小傲氣的元知,未就業後還是有些心高氣傲,對於這個社會的殘酷,他還沒有徹底接觸。
小傲氣的元知,還是一如既往的對這個社會後知後覺。
於是,畢業在家的元知,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那個自己混得幾分得意的qq群,發表自己的高談闊論。
時光寂寂,不知不覺中,元知在那個qq群中成了小有名氣的一員,而在那段時光裏,他認識了一個叫知秋的女孩。
或許是元知與知秋的名字都是有些相似味道吧,反正,那個在現實中極度沉悶的男孩,慢慢的在那個虛擬的qq群裏,與知秋開始了接觸。
知秋是個要強的女孩,還有幾分天性詩意存在於她的骨子裏麵。
最難得可貴的是,她能夠在殘酷的社會現實麵前,用她的理智分清理想與實際,所以用後來元知總結的話就是,知秋活得要灑脫許多。
好吧,這是後話,我們回到元知與知秋相遇的時候,故事繼續。
在那群天南地北湊在一起的qq群裏,元知用他那半壺響叮當的文采,肆意的與她說著天南海北。
知秋對於元知的想法,最終我們不得而知了,因為,元知最後並未傾聽到她的心聲,當後知後覺的元知醒悟過來的時候,知秋已經成了他遙不可及的夢。
我曾經問過元知,後悔麼?
元知搖搖頭,抱著自己一歲大的小閨女,看著家鄉山腳下白霧朦朧,表情有幾分惆悵道:“不後悔。”
我知道元知說的是真心話,對於這個時候被社會已經熔煉得有些世故的元知,所想的是如何讓自己身邊的人過得更好,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悔。
如他所說: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
關於知秋的那段故事,有如曾經飲過的純釀,醉過了也就過去了吧。
隻是,還有句話叫:“愛過知情重,醉過知酒濃。”
在半生悠然過往的時光裏,那些人和事,終會在心底一一浮現,其中的滋味,終於還是隻有自己體味了。
元知在與她交流的這段時間裏,開始萌生了南去的心思。
為的,就是要在那個南方的小城裏,見一見那個詩意的女孩。
那個南方的城市極其炎熱,熱得讓本性喜涼的元秋,如同置身三月的炭爐裏,渾身無力,更糟糕的是,因為水土不服,他還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