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出人頭地,快樂人生(3 / 3)

做人就是要有這種樂觀精神,每天都保持好的心情,日子就會好很多。有一位作家說過:“如果我們感到可憐,很可能會一直感到可憐。”保持好心情或許隻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習慣。心理學博士凱倫·撒爾瑪索恩女士說:“我們的生活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你隨時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變化擾亂心情。與其隨波逐流,不如有意識地保持好心情,放鬆焦慮的心情,給自己減輕痛苦帶來的壓力。”

人生不容易的,每個人都可能遭遇不可預知的生活變故。在變故麵前是深陷其中還是保持一份理智,保留一份自我安慰,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做法。而那些豁達之人,總是懂得自我安慰,自我解脫,甚至自我解嘲,隻要能讓自己的心情好點就行了。隻有保持好心情,才能把事情辦好。心急氣躁的人是難以成就大業的。一個北大教授說:“輸了什麼也不能輸了心情。”,有再大的煩惱也要首先讓那顆騷動的心平靜下來。時刻保持好的心情,任何打擊都打不跨我們地,很多事情都會迎刃而解地,煩惱之門也不會時常被扣響。年輕作家戴來說過一句話,她說:‘如果有一天,麵對打擊,你已經變得無動於衷,那就說明你已經成熟了。’而保持好心情也是成熟的一種體現。”

北大教授講過一個二戰少校的故事。

二戰期間,英國詹姆斯少校在一次抗擊德軍的戰鬥中被俘,被關進了納粹集中營,這一關就是7年時間。7年裏,他被關在一個高4尺半、長5尺的鐵籠子裏,除了看守他的士兵外,見不到其他任何人,沒有人與他說話,也沒有任何體能活動,他幾乎成了一個被人遺忘的關在籠子裏的動物。開始那幾個月,他什麼也不願做,心情簡直是壞透了,真是生不如死啊,他體會到了什麼是度日如年,整日呆板地幻想著出現脫離牢籠的奇跡。他一天比一天憔悴,越想就越難受。突然有一天,他想,不能總是這樣痛苦下去,應該找到某種存活的目標和樂事,使之占據心靈,以免精神失常。於是,他想到了平時最喜歡的高爾夫球。

人此,每天他都沉浸到高爾夫球場打18洞的快樂冥想中。憑著對過去的記憶,他體味著高爾夫球場上的一切,包括任何微小的細節。他閉著眼晴,感覺手握球杆,練習著各種推杆與揮杆的技巧。他仿佛看到球向遠處飛去,落到整齊的草坪上,彈跳了幾下,滾到詹姆斯想像的落點上。

他每天都把自己的思想調整到冥想打高爾夫球的活動中來,甚至體會到自己每天、每月的進步。想像中,1周7天,1天4小時,18個洞,從未間斷這樣的訓練,愁苦的情緒一掃而光,好心情占據了整個心靈,七年如一日,每天都不再寂寞難捱。

7年後,英國軍隊終於解救了他。他獲得自由後,第一次踏上高爾夫球場時,就打出了令人不能相信的82杆――-比他過去蠟的最好成績還要好,而他已整整7年沒有摸球杆了。

心靈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是和諧和沉著的,沉著是心靈的一種智慧,而悲哀和傷情則是心靈的焦躁和無能。不能沉著的心靈往往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想象不到的傷害。

人做為個體,在這廣闊的地域裏,在這浩瀚的宇宙中,是滄海一粟,是渺茫的。所以,無論何時、何地、何事,均無需煩惱,無需傷感,無需抱怨,盡人事,順天意,心如止水。人生如電石火擊,一閃即逝,既然有緣來到人間,就要珍惜這短暫的一生,找到自己的亮點,堅強自信的活,清清白白的活,堂堂正正的活,瀟瀟灑灑的活,平平和和的活。

我國知識界最高壽者一百一十一歲的書法家蘇局仙先生,一生中也遇到不少苦難和艱辛,但他始終把煩惱的事堅決丟開,不去想它;經常和孩子們一塊玩一玩,與孩子一同享受童真帶來的快樂、消除煩惱;而且照一照鏡子,看看自己暴怒的臉有多醜,然後笑笑,苦中作它幾次樂。1983年他在接受捐獻遺體榮譽證書時,曾即興賦詩道:“皮囊原似春蠶脫,亙古誰能永保存。氣盡即交醫士手,千刀萬割便超生!”

得失少在意,平淡終身樂。保持好心情,善待自己的人生,笑對世界萬千象,靜觀宇宙變換雲,戲看人間百態相,冷眼世道假、醜、惡,踏踏實實走好人生每一步,好心情過好人生每一天,不枉人間走一回!

保持好心情,會讓陰雨連綿的日子出現陽光;會讓冰凍三尺的河流解凍;會讓凋零枯萎的花朵開放;會在走投無路時踏出一條新的道路來;保持好心情,會讓你驟然綻放一種新的麵容,會像是點燃一根炮竹的撚兒,能收獲意想不到的聲音、怒放出出乎意料的花朵。別不相信,好心情,有時能創造奇跡。

6.笑對人生

笑是上天賦予人類所特有的功能。笑可以讓人放鬆心情,舒緩壓力,振奮精神,促進人的身心健康,所以有“笑一笑,十年少”的諺語。許多北大學生既上善於學習的楷模,也是善於尋找生活樂趣的典範。他們從大師們的身上學到了刻苦求學業,愉悅對人生的人生哲理。一個北大學生在其日記中寫道:“我沒有理由不高興,雖然有那麼多的東西能力比我強,學分比我高,但我不會感到巨大的壓力。想起那麼多沒有考進北大的學生,我就感到自己是幸運的,我有足夠的理由讓自己帶著笑意入夢。”

人生在世,難免會碰到不如意的人或事,隻有用微笑化解,才能從容麵對。一旦生氣憤懣,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傷身。中醫講“氣滯則血瘀”,說的就是這個理兒。前不久,美國醫學會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將一支筆插入人的鼻腔,筆的另一端插入冰水中。觀察10分鍾後,若冰水不變色,則說明受試者心態平和;如變成白色,表明其心有愧疚;若變成紫色,完全可以斷定此人正怒火中燒。更可怕的是,將這種紫色水注射到老鼠身上,不到3分鍾老鼠便四腳朝天。可見,生氣致病致癌的說法,絕非危言聳聽,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笑是健康的象征。一位醫生曾經說過:“一個人的笑如同他健康狀況的晴雨表。”科學調查顯示,笑的確能去病健身。它對於化解煩惱、消除疲勞、減緩壓力、暢通腸胃、舒筋活血、振奮精神、把人從亞健康狀態中解脫出來,都是一劑無可替代的良藥。笑就像一種體育運動,大笑一分鍾等於精神放鬆45分鍾。最新的健康理念是:一個人不一定沒病就是健康,要天天有笑容,這才是真正的健康。既然笑對人體健康這麼重要,而且又不花一分錢,何樂而不為呢?

人人都熟知的臧克家老先生一直住在北京東城區的一個典型的四合院裏。這位曾任《詩刊》主編、與毛澤東主席詩詞往來的一代詩壇泰鬥,如今雖已96歲高齡了,但依然身體硬朗。他把自己的長壽養生之道歸結為:“思想大門洞開,情緒輕鬆愉快,鍛煉、營養、藥物,健康恢複快哉!”這是他幾十年來與疾病鬥爭的真實寫照,也是他養生經驗的總結。

臧老是位思想樂觀向上、工作勤奮不輟、鍛煉堅持經常的人。他每天早晨約六點鍾醒來,便在床上做一套自己獨創的按摩拍打“功”,起床後還要進行打拳、深呼吸、散步等一係列活動。臧老介紹說:“我能活到現在這個年紀,每天堅持散步兩小時,可以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臧老認為散步有促進消化、延年益壽的作用。

臧老很善於安排自己的工作、學習、運動與休息,使生活很有規律。他習慣於早起與晨練,且一年四季都是如此。早飯後寫作一兩個小時,閑暇時弄弄花,掃掃地,喂喂麻雀,從事輕體力勞動,幾乎天天如此。常有人說“百歲可期”,臧老聽了這話,倒不樂意了。“百歲?太少了。我看,再加上20年吧,至少得活120歲!”

臧老以和孩子們在一起為樂趣。他在散文《我和孩子》中寫道:“我喜歡這許許多多的小朋友,自己好似也變成了他們當中的一個。”臧老從不去想自己來日無多。一顆心跳動了90餘年,仍是一顆童心。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赤誠的童心,開朗的性格,勤奮的筆耕,是他健康長壽、精神不老、詩文長青的秘訣。

臧老幾十年如一日從未停止過寫作的筆,就是在病魔纏身、臥床不起的情況下,也仍不放下手中的筆。他把寫作視為與病魔做鬥爭的一種手段。現在,他仍然堅持天天定時伏案寫作。近年還出版了《減克家古典詩詞欣賞集》《減克家序跋選》《放歌新歲月》,主編了《毛主席詩詞鑒賞》等書,他在詩作中寫道:“勝景貪看隨日好,餘年不計去時多”、“年景雖雲幕,韋光猶燦然”、“日沐朝暉意蓊籠,休憑白發便呼翁。狂來欲碎玻璃鏡,還我青春火樣紅。”從大詩人這字字句句中,充分展現了詩壇高齡大師的不畏老、樂觀豁達向上、特別健康的人格。他對攀登生命高峰充滿信心,“滿目春光人未老”,臧老是那樣坦誠,那樣熱情,年雖耄耋,仍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這的確令人敬慕。

笑對人生正是藏老健康長壽的根源。沒有笑地人生的做人態度,遇到些許的小事便陷於痛苦之中,便不能解脫出來,便荼不思,飯不想,吃不好,睡不香,這樣的人不可能獲得健康的好身體,更不可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凡是人生成就傑出的人,幾乎無不具有笑對人生的境界。他們總是能夠淡放下人間愁事、痛心事,用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把煩惱甩到九霄去外去,使自己和周圍的人都得到心靈上釋然。

相聲界一代宗師侯寶林先生,走到哪裏就把歡笑帶到哪裏。晚年他患了胃癌,胃被全部切除。手術後親朋好友去看望他,他卻笑著說:“這下可好了,我把胃全割掉了,看你胃癌往哪裏長。”一句話,不僅使自己的心情大為好轉,也把大家沉重的心情變成了爽朗的笑聲。

一位北大教授說:當我們選擇看待事物的明亮麵時,我們就看到了光明的一麵;當我們選擇樂觀時,我們就會高興起來。高興不高興,完全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裏。”侯寶林先生一生把笑聲送給觀眾,也把笑聲送給了自己,可謂笑對人生的楷模。與他一樣,著名學者、書畫家啟功先生有“二不怕”,即一不怕病、二不怕死。一生都樂觀向生,給世人留下了一個爽朗燦爛的笑臉。

一次先生因血脂高去醫院輸液,他便作了一首《漁家傲》:“眩暈多年真可怕,千難苦況難描畫。動脈老年皆硬化,瓶高掛,擴張血管功勞大。七日療程滴液罷,毫升加倍齊輸納。瞎子點燈白費蠟,剛說話,眼球震顫頭朝下。”

北大教授百歲壽星,著名經濟學家陳翰笙博學多才。他久患青光眼及白內障,視力很差,但非常樂觀,有人勸他到醫院住院治療,但他卻說:“我一生就有這個‘一青二白’的毛病”,毫不把疾病放在心上,自嘲自悅,幽默詼諧。

曾在北大、清華任教的教授冰心先生是我國文壇泰鬥,在他90歲時,仍身板硬朗,時有新作問世,她的長壽之道是“在微笑中寫作”。他說,寫作使我增加了旺盛的活力。他把寫作視為與病魔作鬥爭的一種手段,也是使自己身心快樂的重要方式。

大師們笑對人生的態度,給了我們許我啟示。人生不是為愁悶而活的,人生因為有快樂,才會讓人感受到幸福和滿足,正如花兒微笑才美麗,草兒微笑才抖擻一樣。沒有微笑的人生就是陰暗失敗的人生。沒有笑容的人生就是孤獨寂寞的人生。

我國漫畫界魁首華君武先生,生性豁達、大度,語言幽默辛辣,別具藝術大師的風采。有一次華老在練太極拳時不慎跌倒,摔壞了股骨被送進醫院動手術,他卻全然不被傷痛所纏,在醫院作了幾首打油詩:“老頭練練太極,還想金雞獨立,摔斷了股骨不自量力。”“龍騰新千年,摔斷股骨頭。開刀動手術,喜遇新華佗。臥床四十天,下地學走路。輪椅靠邊站,拐杖也可丟。龜兔在直立,我也不落後。”華老以此樂觀地對待傷痛,令人肅然起敬,他幽默的性情和風趣的話語,也許正是他健康長壽的奧秘吧!

陸遊詩曰:“花前自笑童心在。”除了自得其樂,還有知足長樂,助人為樂。此“三樂”足以讓人忘憂,營造出一份如水的心境。

微笑著麵對生活,這不僅是人生的一種態度,更能讓人自主地駕馭大腦生命中樞,在風雨人生的曆練中,享受健康帶給我們的快樂!

笑是堅強的象征,笑是友好的象征,笑是積極的象征,笑是自信的象征,笑是勇敢的象征,笑是和諧的象征,笑是活力的象征……笑是一切美好的象征。

人生苦短,韶華易逝,實在沒有必要讓那一件件愁事、瑣事、難事侵擾自己,讓那些無形的刀來傷害自己的生命。笑對人生,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堅定不渝。能夠笑對困難,需要一份勇氣;能夠笑對失敗,需要一份銳氣;能夠笑對成功,需要一份淡泊;能夠笑對人生,則需要一份智慧。能夠笑對人生,就是一種至高的境界。

生活中遇到挫折,也一笑而過吧,不是“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嗎?被傷害了一樣一笑而過,讓自己過好每一天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