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元1775—1783年,在浩瀚無垠的太平洋彼岸,年輕的美利堅民族揭竿而起,經過8年浴血奮戰,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創建了一個嶄新的國家,這就是美利堅合眾國。

美國建國迄今隻有兩百多年,但她卻創造了一個奇跡———即由一個偏居太平洋一隅、隻有二三百萬人口的孱弱小國發展成為影響遍及全球的惟一超級大國。奇跡由何而來?為什麼美國能在短短兩百多年中獲得如此迅速的發展,成為世界頭號經濟、軍事強國?多少年來,世界各國的學者就此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種種不同的解釋。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記得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世界上的事情是複雜的,是由各方麵的因素決定的,我們看問題隻能從各方麵去看,不能從單方麵去看。對於美國之迅速崛起這樣一個重大而複雜的問題,其原因更需從各方麵去尋找,而不能靠單方麵解釋。可以說,美國之迅速崛起為世界強國乃至全球惟一超級大國,首先基於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曆史條件。

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或者說任何人類的活動都是建立在一定時、空條件基礎上的,都是曆史的主體與時間、空間交互作用構成的一幅變動著的三維圖景。美國地大物博,擁有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豐富自然資源;且三麵環海,近鄰無強敵,遠離紛擾不斷的歐亞大陸;加之沒有經過漫長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沒有曆史包袱的重負,年輕而充滿活力。這就為美國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自然環境與曆史條件。

其次,在於美國統治者能夠把握時機,抓住機遇,開疆擴土,利用印第安人的原始落後,瞅準英、法、西班牙、墨西哥等國的“軟肋”,鯨吞它們在北美的領地,使美國的版圖不斷擴大,由大西洋擴展至太平洋。到20世紀,又乘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之機向全球擴張。這些都為美國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產地與廣闊的市場。

再次,受惠於富有開拓進取和創新精神的美利堅民族能夠不斷創新體製,製訂與修改憲法、法律,革弊除陳。

麵對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美利堅民族不畏強暴,不畏艱難,革除弊端,創新體製,推翻英國殖民統治,摒棄軟弱的邦聯製,創立聯邦製,廢除奴隸製,改革文官製,製定反壟斷法,保障自由競爭,實施“新政”,建立福利製度,為美利堅合眾國從一個孱弱小國發展成世界惟一超級大國奠定了法律與製度基石。

第四,得益於靈活務實的美利堅民族能因地製宜,發展經濟。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根本原因是她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美國經濟發展從來不追求全國千篇一律的統一模式,各地區間並非相互模仿,保持一致,而是相互競爭,發揮所長,這樣美國各地在保持經濟發展的同時,形成了不同的經濟特色。也正是在因地製宜發揮地區優勢基礎上,美國才實現了經濟長期穩定的發展。此外,不斷應用科學技術,改進生產方式,完善管理方法,以及政府的支持與調控等,都在美國經濟發展中起了很大作用。

第五,來自於美國不斷吸收移民,廣攬英才。在這個世界上,人是第一可寶貴的,國際競爭首先是人才的競爭。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首先是移民創建了美國。美國建國後,以其寬鬆的環境與優越的條件,持續不斷地大量吸引吸收移民,廣攬英才,使美國人口倍增,人才輩出。

移民為美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奉獻了寶貴的財力和智力。移民豐富了美國文化,培育了其開放的心胸和創新精神。可以說美國靠移民而建,得移民而興,因移民而強。

第六,依靠美國十分重視發展教育,弘揚科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引領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教育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石,沒有堅實的教育,就沒有先進的科技。美國在殖民地時期就非常重視發展教育科技,首批移民踏上北美大陸僅十幾年便建立了一所大學,即著名的哈佛學院。由於這一傳統,美國建立了完善的全民教育體係,成為了科技革命的先鋒,加速了美國的發展。先進的科技和完善的教育是美國成為世界惟一超級大國必不可少的重要原因,是美國不斷發展和創新的內在動力。

上述各種因素在美國的崛起與發展過程中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謂缺一不可。

上世紀90年代初冷戰結束蘇聯解體,美國成為世界惟一超級大國。與此同時,在以信息技術革命為核心的“新經濟”的推動下美國的實力再度膨脹。美國的新保守派因此沉渣泛起,空前活躍,欲使美國成為“新羅馬帝國”,主宰世界。然則這一“美夢”受到來自國內外的多方挑戰。滾滾向前的多極化浪潮,持續不斷的恐怖主義威脅,過度擴張的沉重負擔,國內諸多因素的製約,終將使“美夢”破滅。

本書便將循著這一思路,對上述諸多因素進行解讀。

同時,我們也將冷靜客觀地探析這一世界“霸主”隻可盛極一時、不能長期橫行的原因。由於篇幅所限,許多問題沒有展開闡述。但願親愛的讀者在閱讀這本小書後有所收益,並提出寶貴批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