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曹操曾言:“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其實酒不僅僅隻是在解憂的時候才會被想起,人逢喜事,要喝;朋友聚會,要喝;送別朋友,要喝……酒在人們的生活中,似乎早已成為了一種必不可少的物質。
酒很早就和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酒象征歡樂,亦體現哀愁;酒,是藝術。能使人陶陶然、飄飄然、昏昏然而至醉臥不醒,完全進入另一種境界,在那種境界中,人們可以暫時解脫人間各種束縛,自由自在;可以忘卻忙碌奔波和做人的各種煩惱。真是一杯在手,其樂無窮,在一仰一俯之間讓過往都化為逝去的煙雲。適量的酒精有助於思想的飛翔,如跨白鶴,如乘清風,千秋與萬載,碧落與黃泉,都在一杯與一杯之間曆盡。
酒與文人向來就有不解之緣,鬥酒詩百篇,醉臥文中眠,這等放浪殘形既是名篇的催化劑,又是思想對自身的逸離。
豪情與壯誌,悲歡與離合都盡在酒中。《那晚在酒中》精選中國散文大師論酒的50餘篇經典之作,例如:周作人的《談酒》,洛夫的《獨飲小記》,葉至誠的《父親醉酒》……引導讀者從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蘊,在給讀者以心靈上的愉悅享受的同時,也為讀者帶來廣闊的想像空間。
編者
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