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人性軟弱,終讓你葬身挫折(3 / 3)

做什麼事情一定要先考慮清楚是不是值得去做,這個事情是不是已經超出了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是我們所必須考慮的。不然,我們就會像那隻公山羊一樣,沒有做到“頭腦和胡須的完美一致”。結果,注定是要失敗的。

英國造船業在70年代中期時對船廠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造,引入了大量當時最先進的設備,但由於忽視了在軟件技術上的投資,現代化的設施得不到現代化管理技術的支持,競爭力不僅沒有提高,反而降低,到80年代發現這一問題時,再想扭轉為時已晚,結果很快就衰落了下去。而日本造船業情況正好相反,他們通常把最大努力放在改進組織管理技術以充分發揮現有設施的作用上,其結果,雖然日本船廠不少硬件設備比不上歐洲的先進,而且日本的工資水平還高於許多歐美船廠,但由於生產組織管理技術領先,日本船廠的競爭力反而遠遠高於歐美船廠。

而所有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投資者沒有做好對自身的評估,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做這些事情。因而盲目投資是最不明智的舉動,投資是對自身能力的一種肯定,隻有做到充分了解自己,量力而為,萬事俱備,才能做出決定。

由此可見,做任何事都要量力而行,不可狂妄自大,否則必將自討苦吃。

一隻老鷹叼走了一隻綿羊,一隻烏鴉見到了立刻學樣。烏鴉盡管身單力薄,嘴卻特別饞。它在羊群上空盤旋,盯上了羊群中最肥美的那隻羊。這是一隻可以用作祭祀的羊,天生是留給神享用的。烏鴉貪婪地注視著這隻羊,自言自語地說道:“我雖不知你是吃誰的奶長大的,但你的身體如此的豐腴,我隻好選你作我的晚餐了。”說罷呼啦啦帶著風就撲向這咩咩叫喚的肥羊。綿羊可不是奶酪,烏鴉不僅沒把肥羊帶到天空,它的爪子反而被羊鬈曲的長毛緊緊地纏住了,這隻倒黴的鳥脫身無術,隻好等牧人趕過來逮住並被投進了籠子,成為孩子玩耍的玩意。

做事必須量力而行,小偷學大盜,結果更糟糕;別人的成功方法可能會導致你的失敗;細腰蜂能穿過蜘蛛網,小蒼蠅卻隻能束手就擒;法官顯貴能為所欲為,平民百姓則隻能循規蹈矩。

一個人生活在世間,有太多無奈的事情,讓你悲哀,讓你歎氣。由然產生了一種情緒,這種情緒就叫——我,應該量力而行?

是的,太多、太多的事情,並不是你、我或者他這樣一粒曠世塵埃所能抗拒、所能征服、所能改變的。然而,一個人,任何一個人天性中都有一種個性,一種不服命運安排、不為險惡屈服的抗爭。

一個命運的判決,如果你認命了,那結果隻有一個,那就是無奈地接受判決。可是,我們還有另外一種選擇,那就是抗爭、上訴,盡力、盡自己全部的能力再去賭一把。

隻要你能量力而行,其結果,你不可能仍然是輸的。因為你最大程度的看清了你自己,一個把自己都掌握的人終究會是一個成功的人。

量力而行,是個好詞;量,客觀的評價自己;力,全力以赴得去做;而,而後的事情不必擔心;行,身體力行去實踐,總是會有所得。

我們不能製定不切實際的目標,結果隻會讓我們喪失信心,在以後也不敢做任何事情。但另外一個方麵,目標總是大於自己目前的能力,才會有一隻無形的手推動自己的前進;所以製定目標,敢於向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挑戰,不要自我設限;勇氣可嘉,但要做好充分的挫折準備;不盲目,不菲薄,量力而為,成竹在胸。

河邊,有三個老翁在釣魚,看起來氣定神閑.得心應手.舉竿拋竿、動作老練無比.沒兩下就釣上一條魚,把在旁的一位年輕人幾乎看呆了。

不久,其中的一位老翁忽然站起來,就像三級跳遠一樣,很快地由此岸水麵上一跳一跳.很快跳到對岸去,拿了一些魚餌,又同樣的跳回來。

又隔不久,另一位老翁站起來,也像蜻蜓點水似的,由此岸水麵上跳了幾跳,到對岸把剛釣上的魚放入竹簍中,然後又神奇地從水麵上跳回來。

年青人大吃一驚,覺得這幾位釣魚高手,莫非也是輕功高手,居然能在水麵上來去自如?

於是,他不覺地也試著在水麵上跳躍了一下,結果卻跌進水中去了。

當年輕人被救上來以後,老翁告訴他:“我們幾個人,在這條河邊釣魚都已經—個多年了,當然很清楚河中哪些地方有暗礁可踩,哪些地方會一腳踏空。所以,我們踏在水麵上都沒問題,你怎麼能亂跳呢?”

我們當中的一些人,自以為有滿腹才華,看到別人做起事業來來得心應手,似乎十分的簡單,於是便把自己也當成了別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水平。便自顧單獨行動起來,結果一下碰了壁,跌進了失望的深穀而無力自拔。這種人是最不量力而行的人。也注定是失敗的人。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都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事情,在處理這些事情時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

第五節善假他人之力,彌補自身不足

世界著名的成功學家卡耐基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一個人成功的因素,15%歸因他的專業知識,85%卻要歸因於他的人際關係。一個人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就要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朋友的幫助就多了一分成功的機會。

一切事情的結果,都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結果。牢固的人際關係是忠誠的保障,是拍檔和團隊協作的基礎。好的人際能形成和諧融洽的人際氛圍。健康、和諧、積極、融洽的人際環境,不僅是事業成長進步的催生素,而且是停泊心靈的港灣。人緣決定機緣,人脈牽係未來。

沒有人的一生可以永遠一帆風順,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永遠高枕無憂。就像故事中的狐狸,平日再風光、再得意,有一天也可能麵臨種種失敗與危機。當你失敗時,你有朋友可以扶你一把嗎?你身旁的人是向你熱心地伸出援助之手,還是冷漠地袖手。

寄居蟹的模樣很怪,既像蝦,又像蟹,頭胸部長著螯足披著甲,身上背著個螺殼,常在淺海的岩石上爬來爬去。螺殼是它的“住宅”。這個“住宅”的主人,原來是海螺。寄居蟹向海螺進攻,把它弄死,撕碎,將自己的腹部鑽進殼內,盤曲在裏邊,再用尾扇鉤住螺殼的頂端。短步足緊撐著螺殼內壁,長部足伸出殼外爬行,大鼇擋住門口可禦敵。就這樣,寄居蟹強占了別人的“住宅”。它的另一個別名叫“白住房”,真是名副其實。

這種寄居蟹所寄居的別人的“住宅”裏,還寄居了另一個“房客”——小海葵。海葵身上長有許多刺細胞,觸手裝滿了毒汁的泡囊,裏麵有帶刺的絲狀體圈,遇到敵害來臨,就從裏麵射出毒汁來。寄居蟹和海葵親密無間,同出同遊,它背馱著螺殼,荷著行動困難的海葵,四出覓食的同時,也幫助了海葵尋找食物。海葵的那副怪模樣,隱藏和保護了寄居蟹。當寄居蟹長大,“舊居”呆不下的時候,海葵就分泌出一種特殊物質來,幫助寄居蟹擴建“住宅”。或者,寄居蟹索性另找“住宅”。

寄居蟹強搶海螺的螺殼作為自己躲避危險的家,這種行為不能不說是一種聰明。

《老子》中提到:“善用人者為天下。”善於使用人才的人能成就天下事業。究其根源,傑克·韋爾奇的成功很大部分在於他有著博大精深的用人之道,緣在他所創立的神奇的人力資源管理體係,使得GE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造就人才的工廠”,成為全球企業界的藏龍臥虎、人文薈萃之地。

韋爾奇提出,要褒獎德才兼備的人才,要培養精英人才,為全球最優秀的人才創造機會,讓他們不斷成長並實現夢想;要珍視每個員工,每個創意,尊重人人,珍視每個員工的貢獻。傑克·韋爾奇一直注重把人作為GE的核心競爭能力,並在人才方麵傾注了比任何其他事物都多的熱情。

《宋史》:“人才難得,能否不一。性忠實而才有餘,上也。”人才是難得的,且各有其長短。隻有那些為人忠實可靠、才識高的人,是最好的人才。而對於一個公司來講來講,那些價值觀與本公司相匹配、專業技能出色、富有潛力的人才,就是這個公司的領導者在不斷尋覓的“上等”人才。

蕭何在秦朝時,做過沛縣主吏椽(管理縣裏屬員的官吏),是劉邦的同鄉。他懂文理,有方略,能辦事,深得地方官的信任。劉邦很早就與蕭何結交,得到過蕭何不少的幫助。後來他們一起在沛縣起兵,響應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從此,劉邦信任蕭何,並委以重任,讓他以丞(副手)的身份監管各種事務,負責軍隊後勤供應。

劉邦的軍隊進入漢中之後,劉邦忙著享受去了,可是蕭何卻細心地將秦宮裏的戶籍資料、各種典籍檔案等都收藏起來,為日後大漢建立的各種製度儲備了大量的參考資料。

蕭何最著名的故事莫過於“月下追韓信”了。當時韓信沒有得到劉邦的重用,打算另投明主。蕭何聽說韓信離去,來不及向劉邦報告,就隻身前去追趕。在蕭何的勸說下,韓信終於決定留下,而劉邦也最終采納了蕭何的建議,委韓信以重任,為他掃平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蕭何在楚漢戰爭中,更大的貢獻還在於留守後方,以全力支援前線,使劉邦順利地攻取了關中。留守後方,使得劉邦沒有顧之憂,所向披靡。

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以亭長起身,當上了開國皇帝。與其說他有過人的智謀,或者上天眷顧的運氣,不如說是因為他選擇了蕭何這個左膀右臂,讓他得以功成名就。用好一人,勝過指揮千軍萬馬。

對於劉邦的用人智慧,大將韓信也非常佩服。劉邦有一次問韓信,像我這樣的人你看能帶領多少士兵?韓信回答:“超不過十萬人。”劉邦又問:“那你呢?”韓信說:“多多益善。”劉邦笑了:“你能多多益善,那怎麼還是被我抓了呢?”韓信說:“你不善領兵卒,卻善於領導將士,這就是我韓信為你所抓的原因。”

的確是這樣,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講,自己本身的能力總是有限的,能夠有雙慧眼,挑選出能為公司做事的人才才是關鍵。21世紀的全球競爭實際上是一場“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人才,誰就會贏得競爭。

知人善用,為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