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列強並起,以風卷殘雲之勢席卷中國,到處是哀鴻遍野,妻離子散,整個中國大地都陷入一片哀嚎之中,唯獨有偶,一個叫做紫禁城的地方卻仿佛置身事外,仍舊是一片歌舞升平!
皇城四,四四方方的城牆伴隨著四個筒子河的圍繞顯示出了一片莊嚴陰森的布局,圍繞其中的便是這個帝國的統治者們,外麵的喧囂被殷紅的宮牆所阻隔,在裏麵則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麵。
祭祀年,位於紫禁城後三宮之一的坤寧宮內,一口碩大的黑鐵鍋置身於偏殿內,正首是一尊不知有多少年曆史的銅佛像,在森嚴的宮殿內顯得莊嚴無比,下麵就是那口黑鍋,此刻,黑鍋裏熱浪滾滾,不時翻滾著一些黃白之物。
裏麵煮的是今年圍獵時殺的新鮮黑豬,全部來自於皇家獵場,在一年的雨露滋潤後,肉質頗為鮮嫩,尤其是攝取了新鮮的穀物和綠植後,顯得油光光的,在鍋內的每一次翻滾都凸顯出誘人的光澤。
劉一刀望著滾滾而動的豬肉,心裏不覺默念著祖先的口訣,對於最普通的食材,他自有一套傳承於祖先的絕學,什麼樣的肉最好,通過那鍋裏的翻滾便盡然而知。
殺豬的不知燒得好。同樣的道理,小刀劉雖然為宮廷禦膳八代傳人,隻識得好食材,卻不知食材原本生龍活虎的模樣,就說這豬肉,雖然在鍋內顯示出了百煮而勁道的油光,但它在下鍋之前,小刀劉是難以識別其本來麵目的。
小刀劉是宮廷內頂尖的禦廚,尤擅使一套玄鐵九刀,刀工精湛,且不傷食材的紋理。用他的話說,這全賴祖先的庇佑,給予他這副寶刀,才能讓食材煥發出本身的活力,可在分割這副豬肉的時候,小刀劉還在想,這頭豬活著的時候,究竟遭受過哪些磨難呢、
在對付食材的時候,小刀劉有一套獨家的秘籍,植物類食材看其外表是否通透,凡是通透光澤的食材便是那皇莊經過精心培育的,下刀的時候就尤為注意那食材本身的紋理,精切慢滑,刀刀入骨,不消一會便能呈現出最美麗的狀態。
至於活物,那便要了解其從生到死的狀態,尤其是其生龍活虎的時候,是否健壯,姿勢雄偉否?對於切割食材都是至關重要的,小刀劉的父親,老刀劉曾經對他說過,刀是萬能的,食材是萬變的,對於食材的了解如同於對刀的掌握,分毫不差,方位珍饈。
可小刀劉注視著鍋內那翻滾的大塊豬肉,心裏仿佛置身於洞穴一般,深不可測。他心裏沒了底,這副豬肉是自己切割的死豬,可其生前的模樣卻不曾得知,不知煮過之後可會令主子滿意?
主子自然是慈禧老佛爺,自從庚子國難之後,1900年bj回欒以來,慈禧就深居於宮內裏,對於軍國大事自然是了然於胸,但輕易是誰也見不得的。平時辦事,便要喚那首領太監傳達懿旨,對於首領太監孫耀庭,小刀劉自然是萬分小心的對待。他使一把兩尺長的鐵叉,不停的翻弄著鍋內的豬肉,這個時候,孫耀庭就在外麵緩緩開口了
“不知劉管事的祭祀可否煮好”
話間,孫耀庭就大腹便便地走進內殿,聞著豬肉的香氣緩緩進入了偏殿,在那口大鍋前駐足片刻,如是問道,一邊揮舞著袖子,爭取讓那香氣往鼻孔處更加貼近,一邊訕訕的問道“時辰不早了,該好了把”
一個穿著青色皂服的年輕男子看了看小刀劉,見對方神色平靜,便代其回應道:“回稟孫公公,師傅加緊了,不會誤了時辰”
“那就好”孫耀庭度步走了走,又回過身,在那鍋前的青花瓷盆裏夾過一塊豬肉,放入嘴巴了,仔細地嚼了起來,片刻後,那嘴巴就油光四溢的,他掏出手帕擦了擦嘴,不由得讚美:“還不錯,在有個一炷香的時間,就該好了”
“孫公公可是等豬肉熬好?”那名穿著皂青衣服。孫耀庭擺擺手,漠然道:“老夫可沒那個時間,老佛爺還等著我去奉茶呢”
說完飄飄然地走了。
小刀劉注視著遠去的孫耀庭,嘴角一撇,將那盆子裏的豬肉又倒回了鍋內,憤憤地說:“皇家之物,到是讓這家奴先行嚐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