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爺爺的保險箱(1 / 2)

張曉旭回到蘭亭市已經有兩個月了。懷揣夢想在國內最大的城市工作了兩年後,他還是回來了。他有過不甘,也有過掙紮。但他還是回來了。

發展的不順利並沒有讓他放棄。但是爺爺生病的消息讓他終於不再猶豫的買了機票。

爺爺一手把自己養大。自己剛剛成人,爺爺已經到了風燭殘年。他不忍心再走。再說本來是打算自己在大城市打拚成功再把爺爺接過去的。現在這個夢想已經徹徹底底的破碎了。還是老老實實的陪在爺爺身邊比較好。

爺爺曾經經營著一家裁縫店,名字叫“張記成衣行”。店麵不大,但房子和店麵都是自己家的,不用給別人交房租。因為口碑很好,生意也算不錯。

原本裁縫店是給人做衣服的地方。但是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小店現在也是以幹洗為主要經營項目。名字也變成了“老張洗衣店”裁縫的手藝隻是用來給客人修修補補而已了,做衣服的越來越少了。

所以張曉旭回來之後也很快就掌握了小店的經營,接替了爺爺的工作。這樣一來大病初愈的爺爺就可以坐在一邊看著報紙喝茶水了。

爺爺是欣慰的,是高興的,是滿足的。幾乎任何人都能從他的臉上看出這些。他也從不掩飾孫子陪在身邊給他帶來的快樂。逢人就笑哈哈的打招呼,一聊起天來就誇自己的孫子。

店裏還有兩個雇員,主要負責工作間裏的工作。洗、熨、晾等等。張曉旭自然就負責前台的工作。除了跟顧客打交道和縫補衣服外,最主要是負責收銀。爺爺千叮嚀萬囑咐,收錢這事必須自己家人來,外人絕對信不過。

看到孫子一切都按照自己的交代做,爺爺一天到晚樂的合不攏嘴。

鄰居的大嬸曾經和張曉旭說過這樣一句話:“小旭呀。你看你爺爺一天天高興的,病不用治也好了。你說你早點回來,他都不會得這個病。”雖然大嬸說完之後也覺得自己說錯了話,而且還道了歉。但是她的話還是刺痛了張曉旭。

是的,也許自己不那麼傻乎乎的追求所謂的夢想,多照顧照顧爺爺,說不定他就不會得那麼重的病了。醫生也的確說過爺爺是積勞成疾。

自那以後,張曉旭一心撲在小店的生意上。跟同在家鄉的發小朋友們也很少出去喝酒玩樂了。因為他知道爺爺從來不喜歡他們夜裏搞的那一套。爺爺說過那都是玩物喪誌,那都是吃喝嫖賭,那都是狐朋狗友。反正不要去就對了。

為了讓爺爺寬心,張曉旭真的跟朋友見麵越來越少了,幹活也卻越來越努力。他自己動手修繕了門臉,裝修了店麵,省了不少錢。他還利用現代通訊手段進行了宣傳,生意也更好了。

張曉旭過生日那天,爺爺還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一向節儉的爺爺竟然送給張曉旭一台車!那是一台國產家用suv。全部手續都辦完,花了爺爺十多萬。可是張曉旭從爺爺的臉上隻看到了興奮和喜悅,卻沒有半點心疼錢的感覺。

張曉旭簡直不敢相信爺爺也能有這麼大手筆的的動作!自那以後祖孫倆幾乎每個晚上都在夜深人靜之後出門練車。張曉旭有駕照已經一年多了,但是並沒有真正開過車。所以白天不敢出門,隻好晚上出去慢慢的開。

平時喧鬧的城市擁堵的交通都在後半夜安靜了下來。祖孫倆第一次發現這座二線城市在安靜下來後也是很有魅力的。他們時常在城裏逛到淩晨然後回去睡一小覺。並且在第二天還能精神飽滿的開門營業,然後期待著夜晚的再次降臨。

深夜裏,開著小車兜著風。祖孫倆聊著各種各樣樣的話題。那樣的時光簡直幸福到無法言表。聊得多了,爺爺的話題也漸漸從如何持家擴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