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就像一本無字的書,留心觀察總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它們滋潤著我們的感,慰藉著我們的心靈。
前幾年春節前夕,媽媽從市買來一盆蝴蝶蘭:碩大的葉子,紫紅的大瓣,就像一麗的蝴蝶在枝頭翩翩起舞,香幽幽。多了。我們把它擺在客廳顯眼的置,個來訪的賓客見了都讚不絕口。
過完年,開學了,蝴蝶蘭也慢慢凋謝了,那一麗的大蝴蝶慢慢垂下了翅膀。不到半個月,朵完全凋謝了,麗的蝴蝶不見蹤影,留下禿禿的枝和翠綠的大葉子。媽媽便把它隨地到陽台的角落。
後來,我幫媽媽澆,我發現那盆蝴蝶蘭的葉子不太蒼翠了,葉子上還多了幾點“老人斑”,纏繞像一條條蚯蚓,十分令人厭惡。我簡不敢信自己的眼睛,這還是過年時那盆嬌豔多姿的蝴蝶蘭嗎?我敷衍地澆了點水就離去了。
又過了幾個月。一天我去陽台澆,目掃過那盆蝴蝶蘭,覺得它有些不一樣。定睛一,來是蝴蝶蘭葉子底下伸出一支深紫色的嫩莖。這是?我連忙跑去告訴媽媽。媽媽細了一會,確定這是蝴蝶蘭的莖,蝴蝶蘭又要開了。我十分高興,連忙把蝴蝶蘭移到可以曬到太陽的地方,拔掉盆邊的雜草,細心地澆了些水。
幾周後,蝴蝶蘭開了。朵還是那碩大而嬌豔,香依然沁人心脾。麗的蝴蝶又飛來了,它又到客廳那個顯眼的置。
著眼前的蝴蝶蘭,我緒萬千。它在開時出盡風頭,享盡人們的讚譽;謝後盡冷落也不氣餒,而是把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迎下一個。它默默努力,為儲存能量,開出朵,它沒有因為人們的冷落而棄自己。。
人何嚐不是這樣?人要對自己有信心,信自己能綻出麗的朵,使無人問津,也要暗自努力,用“開”人現的自己。
然,生處處有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