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興滅亡
太康曆952年,以大昌帝國為首的九國聯軍攻到了大興王朝的都城陵城。
大興皇宮裏,安安靜靜,國主坐在寶座上,下麵兩邊站著文武大臣。在國主前方站著的是聯軍的使者,大昌帝國的當朝丞相方須儒。
“國主陛下,我們聯軍預備是在兩日之後攻城,目前雙方兵力懸殊,若陛下真心為大興百姓著想,就應該開城投降才是最好的。”方須儒不卑不亢的說。
大興國主沉默不語,淩厲的目光直視前方,想著,若不是當初過於仁慈,當初放走了大昌帝國的太子東方魚,就不會有今天九國聯軍兵臨城下的情況。那時,大興國發現了一座非常大的鐵礦石礦山,而兵器需要鐵器來打造,大昌帝國之所以在十國中實力最強,就是因為大昌國內有整個大陸最大的鐵礦石資源。東方魚出使大興國,知道了大興發現一座鐵礦石山的消息,急匆匆想回國。
大興國主知道後,攔截了東方魚一行幾百人,大部分文武大臣建議國主殺了東方魚一行人,到時就說是在邊界被盜賊所害,大不了再賠些金錢。
東方魚知道國主仁慈,對天發誓,絕不對外透漏半點信息,否則不得好死。大興國主確實心軟了,所以,就放走了東方魚。
半年之後,九國要求和大興一起分享鐵礦石山,大興當然不同意。以大昌國為首的各國考慮到以後的軍力平衡會被打破,就慫恿八國一起出軍大興國,到時共享資源。所以,就出現了今天一幕。
“我要你們國主東方康以及各國代表麵談,就定在明天下午三時在城外亭舍處。”國主楊龍斌說。
“好的,我回去就把話帶到,若我們有異議,我會派人告訴國主陛下”。方須儒說。
送走了方須儒,國主叫來了四個兒子,說:“明天我會盡量保住你們,太康大陸幾百年來都是十國並存,今天大昌帝國害怕我們哪天威脅到它的霸主地位,所以今天他既然已經出兵,肯定不會善罷甘休,這次是在劫難逃的。”
“我希望你們可以韜光養晦,保住我楊氏血脈,若有他日,可以複我大興王朝。”
之後,國主就和信賴的幾個文武大臣商量了一些事情,就去太廟跪著了,畢竟,他也累了,做了幾十年的國主,最對不起的就是列祖列宗,在他的手裏丟了國。
第二天,下午三時,陽光明媚,微風吹拂,天氣很好,聯軍的各國代表心情也很好,他們知道過了今天,這戰就結束了,也就可以班師回朝了。但同時,有個別國家的代表也是憂心,大更國的丞相徐清知道,此次過後,以後的太康大陸不會跟以前一樣安寧了,幾百年的平衡被打破了,以後麵臨的也會是更大的不平衡,也就是更大的戰爭。
大興國主正在往這邊走來,速度不快,神色倒是自然,像是在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一般。一個國家對於一個國主來說就是一切,更是先輩留給自己的一份責任,楊龍斌心中的痛苦是別人很難理解的。
他走的慢,想多看看這個國,多看看這個城。他知道,大昌國國主東方康痛恨他當年奪走他心中所愛,更害的他心中所愛鬱鬱而終。東方康第一是為了資源,更多了是為了報當年的仇,出當年的氣。所以,東方康就威逼利誘其他國家乘此良機滅了大興國,分了後,大昌帝國也將更加強盛,說不定有一天,可以去實現那個不敢去想的願望,一統大陸。
“各位,我們太康大陸是非常久遠的,我大興帝國存在也有五百年了,一直是十國並存,從不出現吞並他國的情況。我們的各位先輩也是心意相通,知道不能打破這個平衡,這個平衡破了,以後大陸就不會有安寧,以後就會出現更大的不平衡,甚至是無休止的戰爭。你們想一想,是不是這樣?”楊龍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