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煮酒論球王(1 / 2)

像羅維希一個這麼普通的人,本就不該攤上這件事的。

羅維希今年十九歲,身高普普通通,長相普普通通,能力普普通通,連出生都普普通通,普通到都從娘胎鑽出來五分鍾了他老媽還沒發覺。

羅老爸姓林,為了慶祝羅老媽無感覺順產,當場就拍板讓兒子隨了母姓,把羅老媽感動得反應比生羅維希時還要大。

後來,羅維希通過一次家庭醉酒會才知道,當時羅老爸所以讓他隨母姓,隻不過是因為那一年的世界金球先生叫羅納爾多。同理推出,之所以名字叫維希,是因為當時銀球先生是喬治維阿而銅球先生是阿蘭希勒。

羅維希很慶幸老爸當時沒喪心病狂地把自己取名羅蘭。

忘了說了,羅老爸是一名鐵得快成鋼的球迷。

六歲時,羅老爸開始嚐試把兒子培養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這是他畢生的願望。

九歲時,訓練略有成果,羅維希總算明白足球是要用腳踢的。

十二歲時,羅維希球技突飛猛進,腳下的練習用球也終於從方的換成圓的。

十五歲時,羅老爸絕望地斷了讓兒子成為職業球員的念頭。

做不成球員,好好讀書總可以了吧。

可惜羅維希的成績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一直穩定在倒數第四名,穩得就像溫格的阿森納。到了高中,連一直以賢妻良母形態著稱的羅老媽也受不了了,全家一拍即合:幹脆不讀大學了,就留在家裏幫看店鋪吧。

然後,羅維希就繼承了家裏那間小雜貨店,開始了做老板的人生。

人生就是如此平凡,不管你想或者不想,絕大多數人都隻能這樣普普通通。

所以羅維希一直都想不透,這件事怎麼會發生在如此普通的自己身上。

事情還要從那天淩晨說起。

那是2015年11月17日的晚上十點正,國足剛剛令人振奮地以0:0逼平了強大的亞洲豪門香港隊,頑強地保住了晉級的懸念,羅維希有幸在家中見證了這一刻。

看國足比賽就像向女神表白,明知最後總會被拒絕,但是在沒被拒絕之前還是抱著那麼一絲絲的希望,盡管結果從來都沒有讓人意外過。

幸好羅老爸是在狐朋狗友家看的電視,也幸好羅老媽每逢國足比賽日就要像躲饑荒一樣躲回娘家,要不這個溫馨的三口之家肯定會搞出點什麼事情來。

“踢的什麼鳥玩意。”羅維希嘟囔著把半瓶啤酒送入肚子中,準備洗澡睡覺。

這時,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現在是晚上十點,這個時間段絕大多數人是不會來串門的,除非是那些不懷好意的人,羅維希趴在門上透過貓眼看出去。

敲門的是一個陌生老頭,人幹幹瘦瘦的,穿著一件睡衣和一條短褲,腳上趿著一雙人字拖。羅維希在仔細地評估了一下雙方的實力後,還是慎重地從桌子上抄起個啤酒瓶,打開了大門。

“你找誰?”羅維希問。

老頭沒有回答,事實上老頭也顧不上回答。

在羅維希打開大門後,老頭就變戲法一樣從身後摸出一個皮球來,然後在不足兩平方米的樓梯平台間顛起了皮球。是的,你沒看錯,一個糟老頭,穿著一雙人字拖,深更半夜地在人家的門口顛球。

顛了八八六十四下之後,老頭覺得盡興了,順溜地用人字拖卸下皮球踩在腳下,雙手一攤:“我是來找你的。”

半夜三更秀球技,要不是剛才由於緊張把尾指卡在酒瓶裏拔不出來,羅維希肯定一酒瓶子就往老頭頭上呼。

“我又不認識你。”羅維希說。

“很快你就認識了。”說著老頭耍出一個油炸丸子,皮球順從地貼著羅維希的腳邊滾了過去,老頭也借勢鑽進屋裏。

想想自己行為藝術一樣的過人水平,羅維希還是對老頭充滿了由衷的敬意的,讚歎道:“球技不錯啊。”

老頭踩停皮球,臉上綻放出紅光:“那當然,畢竟我是中國第一任球王。”

“話是這麼說,但是你也不能隨便進入人家裏吧。”羅維希把握著酒瓶的手藏在背後,不客氣地向老頭下了逐客令:“麻煩你給我出去。”

老頭用一個瀟灑的馬賽回旋把羅維希又過了一遍,說:“年輕人別激動,你先把門關上,我有一件天大的事要和你說。”

如果說一個人在自己家裏被一個陌生老頭過了兩次,這人還能客客氣氣的話,那這人絕對不是羅維希。羅維希舉起了手中的啤酒瓶:“你再說一遍……”

尾指不知什麼時候從啤酒瓶裏滑出來了,瓶子裏殘餘的啤酒遵循著水往低處流的物理現象像小解一樣解到了羅維希頭頂,瞬間把他給解醒了。

他突然想起很多綜藝節目都出現過知名球星裝成老頭戲弄觀眾的故事,比如c羅,再比如籃球界的歐文和樂福……這一瓶子砸下去,如果對方是郝海東假扮的……郝海東還好,萬一是戴琳……那後果真的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