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卷1 姑姑(求收藏,求評論)(1 / 2)

木窗上了年頭,脆的很,一些細縫即便是漏風漏雨,下麵的人也不敢堵,熹微的日光透過縫隙,照在一張更加上了年頭的木板床上。

眼皮感受到微弱光線的瞬間,床上的人便立刻醒了來,手摸著喉嚨,啞著嗓咳了咳,隨後起身,熟稔地穿衣洗漱,梳頭打扮,最後隨意的在發髻上插上一支樸素的木釵,推門而去。

門外候著一個雙丸子發髻的女童,約莫十一二歲的年紀,模樣嬌俏,墨眉大眼長得甚是喜慶,見來人,立馬揚起了一個可愛的笑,隨後點亮了手裏的燈籠小心給來人照亮腳下的石路。

女子走著,迎著風整理自己的衣領,拍了拍。

女子眼下淡淡烏青很是惹眼,女童道:“昨夜姑姑熬的時候久,今日怎未多睡會。”

晨光熹微,放眼看去,天上的月亮仍舊明亮,算著時辰也不過寅時,昨日園裏來了大貴人,為免怠慢,姑姑親自陪了一晚醜時才歇下,她以為,姑姑怎麼著也得睡到日上三竿。

女子步伐輕盈的朝天勤閣走,臉上表情從始至終都是淡淡的,“青伶起了?”

“早早便起了,青伶姐姐知曉姑姑此番捧她花了大功夫,故而即便昨日唱了半夜,今早也沒偷懶,按著規矩,醜時三刻便早早去了春秋亭,如今正練著,喏~”女童伸出還有些微胖的手,指著春秋亭臨水的一個小閣樓的二樓的人影。

女子步子溜了個彎,帶著女童停在春秋亭湖邊的欄杆前,翹目看了過去。

此時天色微暗,可也沒掩蓋住閣樓上那女子玲瓏有致的身段,在朦朧的月色之中像蒙上了一層神秘的細紗,有一股飄飄欲仙的仙人之姿。

此人乃碧春園時下最炙手可熱的角兒,青伶姑娘,年方十六,一出《望江亭》響徹京城。

戲子雖說是下九流子,可戲曲到底是古人為數不多的娛樂之一,無論貧富貴賤,街頭聽到戲,人們總是有興趣去聽兩耳朵,假若有戲子肯下功夫把嗓子練成鐵嗓,唱好了,唱出個滿堂彩,那也是能成個稀罕物兒的。

青伶姑娘便是這金陵朝最近幾年冒尖兒的稀罕物,滿城王公貴族皆是她的台下客,富家公子如過江之鯽揮金如土一擲千金,隻為包碧春園青伶姑娘的一場戲,求睹風采。

坊間甚至傳言,官家亦派人傳她唱過曲。就憑這點,這位姑娘此後五年大概都能在戲曲這行長紅不衰。

女子聲音低柔婉轉,纖長的手指翹成蘭花狀,在半空絲綢一般流暢的舞動,遠遠觀去,竟真似一株惟妙惟肖的嬌蘭。

像江南特有的小橋流水,給人詩情畫意般的享受。

不過最出彩的還是女子的聲音,無論高亢亦或低昂,融入那《望江亭》的唱詞之中,令人為戲中人歡心悲傷的同時,又有種不似人間卻在其景的感覺,仿佛置身於真實與故事的交界處。

總的來說,青伶姑娘已然把《望江亭》這出戲唱的幾乎登峰造極。

不過這也很是碧春園捧角兒的作風。

碧春園乃金陵朝最有名的戲曲園子,坐落於商業街最繁華地段,宮裏、貴人府裏生辰壽宴,外史朝拜,節日慶賀,但凡要請戲班,便毫無意外的會請碧春園,碧春園儼然已經成了這京城內比茶肆客棧還要熱鬧的地界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