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遊(1 / 2)

大辰,齊州,瀟湘郡,寧海縣,元府。

“晉兒,你心向武道,無意隨我學習儒家學問,為父也不攔你。當今之世,武道大昌,宗脈流派如百家爭鳴,千帆競技,我儒家亦有武道功法傳承,浩然之氣、山河錦繡法天下聞名。”

中年男子麵容清朗,一身錦衣長袍,腰束雲紋玉帶,筆挺地站在台階上,溫文儒雅,卓爾不群,自有一股淵渟嶽峙的大家風範。

他凝視著一位十一二歲的清秀少年,目光殷切中透著溫情與關懷,流露出對獨子的愛護。

元家詩書傳家,自大辰朝鼎立天下,定居寧海縣,至今已有八百年歲月,為當地望族。

少年的父親元青羊是齊州大儒,治學精深,品質高潔,遐邇聞名。年輕時參加科舉,亦曾名列一等,與當今諸位朝臣同居廟堂,經世致用。

隻是他心性淡泊,不喜官場中的蠅營狗苟,幾年後掛印而去,歸鄉繼承家業,潛心鑽研學問,博學慎思,明辨篤行,反而於治學一道愈顯精深。

與君子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少年元晉自幼得元青羊言傳身教,才十二歲的年紀,卻是極類其父,淡然寧靜,溫文爾雅,寧海縣周邊,誰家見了不誇一聲翩翩少年。

他年齒尚幼,又是第一次離家遠行,即使再憧憬武道修行,心中還是充滿了對父母、家鄉的眷戀。

不過,元晉心性早熟,不願父母擔憂,強作平靜道:“孩兒此去梁塵觀,不過半個多月的路程,一路所行又都是官道,還有明叔陪同照顧,請父親、母親放心。”

元晉的母親風婉靜穿了一身天藍色襦裙,端莊秀麗,親自帶著幾個丫鬟忙前忙後,將兒子出行所需的行李用品放上馬車,白玉般的額頭綴滿了汗珠。

她仔細囑咐了隨行護衛幾句,來到兒子身邊,關切地拉著少年稚*嫩的小手。

“晉兒,武道修行博大精深,但是武者爭鬥,刀劍無眼,母親隻盼著你習武之後能強身健體,長命百歲,千萬不要牽扯到那些打打殺殺的事情上。”

說著,風婉靜還是忍不住埋怨了丈夫幾句,“既然晉兒要習武,咱們招募幾個武者,讓他在家裏修行就是。要不然你去拜訪縣裏的幾家門派、武館,讓兒子拜在他們門下。何苦受這奔波之苦,千裏迢迢去樂水呢。”

聽著母親溺愛的言語,元晉心中感動,卻是轉瞬將眼底的眷戀隱去,仰著頭說道:“母親不要怪父親了,是孩兒向父親請求的。既然心向武道,就要誌存高遠,梁塵觀乃齊州大派,所在樂水城更是州治所在,亦是我齊州武道中心,孩兒在那裏才能得到最好的指導和機緣。”

元晉少年意氣,言辭之間昂揚之意令元青羊大感欣慰。

“晉兒遠行在即,不要再說這些喪氣話了。不論是武道修行,還是朝堂廟算,何處沒有危險,就算是靜臥家中,亦有禍從天降之說。”

元青羊輕歎了一聲,若不是情非得已,作為父親又怎麼願意幼子遠行,隻是寧海縣的環境,真是無一可托付之人。

“寧海縣臨近東海,沿岸又是優良港口,自古以來海貿發達,商家船號來往於諸島之間,其中三教九流,魚龍混雜,不乏謀財害命、陰譎鬼魅之事。”

“這裏雖然不缺武道高手,但是他們大多來曆不明,不知根知底,我怎麼能放心將晉兒托付?!”

“晉兒又不願隨我學習儒家學問,否則我親自傳授他山河錦繡法的修行法門,又有何難?!”

“晉兒,臨行之前,為父有一言贈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孩兒謹記父親教誨。”

元晉恭敬地應道,將父親的贈言牢記心中。

風婉靜蕙質蘭心,也理解丈夫的苦衷,隻是兒行千裏母擔憂,她緊緊握著元晉的雙手,眉眼濕*潤,想要將兒子的身影永遠烙印在心裏。

“等一年後我的晉兒回來,也不知會是黑了還是瘦了……”

這時,隨著喧嘩聲,隔壁府邸同樣大開中門,一行人絡繹湧了出來。

當先的富態員外正拉著身邊胖嘟嘟的少年諄諄教誨,一位衣著華麗,金鑲玉配的婦人亦步亦趨,雙眼含淚,噓寒問暖。

而那小胖子似乎對父母的叮囑頗為不耐,一雙機靈的小眼睛滴溜溜亂轉,四處打量著,正好瞧見了元晉一家。

“哎,元晉,你是準備出發了麼?嘿嘿,真巧,猜猜我這是要去哪?”

小胖子趙宜然是元晉的鄰居,也是他自小玩到大的夥伴,這時看見元晉,不由興奮地活蹦亂跳,臉上還帶著一股子賤賤的笑意,仿佛小狐狸偷到雞般得意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