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薄冰之上(1 / 2)

第一百四十六章 薄冰之上

竹玄之笑了笑,看著紀信等人說道:“他們三人本就是荊州人士,此次為家鄉父老出點力氣,也是應該的。再說了,他們三人都是明德書院龐老先生的弟子,將來是要繼承龐老先生的衣缽的,讓他們記名在燈籠會,也隻是為了行走江湖方便些,燈籠會的好多事,他們是不參與的。”

“這些,紀先生倒是和憲說起過,隻歎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怕是將來三位離開,憲思賢若渴,況且今日憲已經領受了司馬一職,隻怕才疏學淺,難以勝任啊。”宇文憲麵露擔憂之色。

竹玄之舉起一杯茶,說道:“恭喜齊國公領受司馬,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草民以茶代酒,恭喜恭喜了。”

宇文憲也舉起茶杯,說道:“自打憲來到先生這裏,先生一直以草民自稱,實在是不妥。先生是陛下親封的大周國士,此稱呼是萬萬不妥的。”

竹玄之也沒有再多言,而是說道:“那在下就祝賀齊國公了,先幹為敬!”

看到竹玄之將杯中茶一飲而盡,齊國公也喝完了杯中的茶,然後說道:“實不相瞞,在下的心中,尚有些忐忑,司馬一職,非同小可,自打昨日在宮中陛下和塚宰告訴在下這個消息後,在下徹夜未眠,如在迷霧混沌中,向三位先生請教,他們說心力不足,隻有蘭先生您,或許才能幫憲解惑啊。”

竹玄之笑了笑說道:“殿下的境遇,在下能體會得,他們三個鬼精鬼精的,把這個難題拋給了在下,在下也就勉為其難鬥膽揣測一下了。”

宇文憲當下立即很恭敬的施禮說道:“請先生賜教!”

竹玄之捏臉捏手中的念珠,身體前傾,對著齊國公說道:“殿下不是在迷霧混沌中,而是在薄冰之上、深淵之側啊。”

宇文憲臉色一滯,並未做聲,而是聽竹玄之繼續說道:“韓直這個司馬當的是最舒坦的,因為他本就是文官出身,在軍中沒什麼威望,更沒什麼山頭,所有的事,隻要由著塚宰的意思,協同世子宇文訓一起辦好就行了。平時就算是跟著世子貪點拿點,隻要不東窗事發,也能落個平安收場,因為他根本對某些當權者構不成太嚴重的威脅。可惜他命不好,偏偏擾亂了塚宰的大局,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這一點,殿下認同否?”

宇文憲點點頭,他心裏也認同竹玄之的話。

“但殿下您可就不一樣了,您在文王在位時,就已經在邊關曆練了,手底下跟過您的將士成千上萬,在您的手裏受到軍功嘉獎的人更是不少。或許您可以說,他們領受的是朝廷的嘉獎,您隻是如實將他們的功勞上報朝廷罷了,但是人情世故,根本就不是這杯中的清茶一樣簡單,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古來稱得上君子的,史書上也就那麼幾人而已,絕大多數人還是熙熙攘攘,利來利往。齊桓晉文、秦皇漢武,那個不是裙裙帶帶、絲絲繞繞?您在功勞簿上隨手一個不起眼的名字,他可能感恩戴德您一輩子,他會逢人便說,是您提攜的他,讓他有今天的成就,他對名利追求的欲望會驅使著他自己靠攏在您這顆大樹上。您就是想做到君子不黨,不拉山頭也不行了,這一點,殿下認同否?”竹玄之接著問道。

宇文憲苦笑了一下,說道:“字字珠璣啊。”

“您雖然不想拉山頭,搞朋黨,但您實際上卻是那山頭上被推的最高的一位了。這個情形,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會說您在軍中威望甚高,資曆很深,這算是好聽的,第二種嘛,您就變成了樹大根深、一呼百應甚至是——擁兵自重了。”

竹玄之的話擲地有聲,聽得宇文憲後背上有了絲絲涼意。於是他繼續請教:“此局難解,怕是隻能歸隱田園了。現在是真正理解了陶淵明陶公心中所想啊。”

“殿下是當今陛下的親兄弟,又被封為齊國公,采邑豐厚、封地廣茂、地位尊崇,享盡榮華的同時,還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殿下男兒七尺之軀,自當精忠報國,不該有退避之意。眼下雖陷入困局之中,但並未入死局,尚有盤活之法。”竹玄之勸解道。

“先生所言甚是,但求先生教我如何脫困?”宇文憲很誠懇的請教。

“殿下想要在局中求得安穩,隻能在一個慎字上下功夫了。”竹玄之開篇點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