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春闈就到了,各地的舉人紛紛進京趕考。
這些都是各地在秋闈之中的佼佼者,隻待春闈取得好成績,成為貢生參加殿試,今後或平步青雲榮華富貴,或為民謀利造福一方。
自古就會有許多寒門弟子因為家境貧寒,一鬥米愁死一書生,所以玉瓊閣在京城尋了一處偏僻之所設了一個院子,供這些寒門弟子居住。
如若他們在錢財方麵有所短缺,在一定範圍之內,玉瓊閣也會出借。
隻是倘若高中,便需在之後將銀錢還上:如若名落孫山,那玉瓊閣還會補貼路費,一切費用一筆勾銷。
這規矩倒是有些匪夷所思,不過此舉並沒有趁火打劫,不合商人之舉,反而合乎情理,百姓還因此稱讚玉瓊閣雖皆是女子,可是行事比之男子更為大氣。
秦沐璃乍聞著事情,眉梢上挑,玉瓊閣的行事風格可以說是真的很高明,既可以顯示高風亮節,又可以收買人心。
這歸還銀兩,一來一往,情誼可不就出來了。
京城偏僻之處的小院,青磚百瓦,曲徑通幽,若是真要安心讀書,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好的地方。
青竹冒芽,凝露剔透,鳥兒高蹄,微風拂麵,隻可惜堂內有人在大放厥詞,壞了這景致。
“這女子本就不該出來拋頭露麵,更何況還是風塵中人,還不是看中了我們的前程,想要巴結罷了。”有一男子站在書堂中央,說得慷慨激昂,唾沫橫飛。
秦沐璃碰巧有事在這邊,想著過來看看有沒有什麼要添置的,沒想到這一過來就撞見這麼一出好戲。
在院中設立書堂,初心本是為了給眾位士子提供一個探討問題的場所,倒是不知如今竟然成為了他們顯耀自己不俗的舞台。
有學子聽到他這般言語,臉色有些不大好看。
讀書人自有他們的風骨和堅持,他們在心底還是有些輕視女子的,可是生活所迫,竟然需要女子為他們提供居所吃食,還是一些風塵女子。
所以他們一麵感激她們,一麵輕視她們,心理有些扭曲,不知如何去麵對,於是把這事放在心底,不去思考。
此番有人提出,倒是又將這件事情從心中鉤出,心中不由有些想法。
在書堂角落坐著一群人,此番的神情倒是有些不忿,想要起身反駁。正要起身之時見鄰座一人圓領白袍,溫潤如玉,一直正襟危坐,便歇了動作沒了後續。
秦沐璃站在窗邊,一旁有常青樹遮蔽,恰巧今日穿了一身青衣,倒是無人覺察。
她也看到了那個男子,實在是他的氣質與旁人不同,就這般端坐在那裏,好似旁邊的喧囂都與他無關,而且這人看著怎麼有些眼熟。
曆來學子多會因為各種緣由有派別之分,這事秦沐璃知曉一些,見角落裏的那些人以白袍男子為首,猜測這人的身份地位或是才學必然有過人之處。
實際上剛才慷慨激昂發言之人正是其中一派,這些人出身貧寒,偏偏好高騖遠,總是喜歡在一些公關場合發言,以顯示自己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