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風落之地(3 / 3)

七成陸域以中域為中心,中域以南劃分為魔域、以北屬於正道地域。

至於另三成陸域,在蒼古時代和荒古時代其實是以正道和一部分流散的神獸種族居多,後來有不少魔道強者沿著不周平原的邊緣繞過西山來到那裏,三成陸域曆經數百萬年的上古時代,最終形成了正道占據五成地域,而魔道和部分神獸家族共占五成地域的格局。

對於魔道在那片浩渺界域取得的成果,實則來說、曆代幽府之主並不是很在意。

他們深知正常人類在那片界域盤根太久,對於魔道的出現極為抵觸,這倒也不是說魔道吃不下四五成地域,而是魔道大動手腳,幽府之主與炎天之主的無形對峙就會被打破。

為了三成陸域的三兩成之分而引得正魔兩道大動幹戈,這並不是魔道想要看到的,細水滲透才是實道理。

隻是…他們魔道自上古時代打的細水算盤並沒有取得多大成效,原因無他、恰是因為那處陸域的風落之地。

風落之地、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正道勢力,而是一處由無數正道武學者彙聚而成的武學盛修界域。

依幽府一脈的傳承記憶,荒古初期、與中域晝夜對立的三成陸域之中出現了一種名為風之獸的種族。

風之獸並不是常識之中依靠血脈發揮力量的神獸,因為…它們空有靈智卻並無血脈。

關於風之獸的說法,各方傳世的典籍記載應該是因為一部分擁有風武源的武學者攪亂一處極為濃鬱的天地武源界域,致使那片武源界域徹底暴化成風武源地帶。風武源界域因為長期存在且不斷融合武源之中關於風屬性武學者的靈智,最後方才形成的一種沒有精血的風之獸體。

此事倒也在源域長河中推敲了極長一段時間,可後來因為風之獸的徹底消失,這種說法的真實與否也就無人再在意了。

至於風之獸的消失、自然與離傾影現在所說的風落之地有關。

荒古時代、風之獸橫行霸道於那片陸域之中,這倒是苦了原生的正道黎民百姓。為了抵禦風之獸的攻擊,越來越多的武學強者圍簇在一起,隻為在風之獸來襲時有個照應。

都說天冷時、世人才知曉報團取暖,那些武學強者彙聚一處亦是此理。

武學強者層層彙聚,風之獸退去時,那些家夥便在一起共探武學經驗,此消彼長下來,風之獸的力量依舊止步不前,可圍簇在一起的武學強者倒是提升了不少實力。

荒古中後期、一眾聯合起來的武學者消滅掉最後一隻風之獸後,望著他們祖祖輩輩彙聚在一起、共同成長和發展的地方,一些領頭者便決定以風落之地來命名他們所生活的那處界域,意在表達風之獸這個數百萬年的敵人終於消失。

至此、風落之地徹底以武學界域之名存在。

三成陸域之中、風落之地乃是最耀眼的繁華地域。可源域之中自古有常理、共苦可以,想要在歲月的洗禮中同甘而生卻是不太可能。

荒古末期、風落之地的各方勢力同樣爆發過極為恐怖的利益之爭。好在這些勢力之中還有些沒有坐化的老妖怪,這些老化石念及以往共同對抗風之獸不易,商榷許久後最終決定在風落之地設置八大長老席,而八大長老則由風落之地數十方勢力推選出武境高深且德高望重之人擔任。

八大長老席的出現乃是風落之地能夠從荒古的時代一直存在於現實源域的根本原因,而上古時代、魔道前去那片陸域的諸多強者之所以無法持續推進,八大長老所統治的風落之地便是最大阻礙。

東海婚島礁丘上、嬌軀站起的美人兒望著麵前七位女子,在聯想過種種可能性後,最能解釋的通的自然也隻剩下風落之地。

“風落之地?”

孰料離傾影話落,麵前七位女子齊是輕笑出聲。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58687/87339600.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