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馬三並沒有走上前去找母親,他含著淚轉身回去了。
也就是從那天開始,他心裏暗暗發誓,永遠不再去找母親。多年以後,雖然馬三理解了一個女人靠一個男人吃飯的卑微,但還是無法釋懷。
馬三到了西關,很快就打聽到了那個矮胖子,也就是收他“麻錢”的人。這才是他此行的目地。
矮胖子,自稱姓姚,陝西禮泉人,常年在此地活動,他的正式職業是陝西紅星酒廠的推銷員,有工作證和介紹信為憑。業餘職業很多,旅遊者,探險者,尋親者,訪友者、采風者和古玩收藏者等等。由於為人爽快,做事大氣,又好開玩笑,所以大家都喊他一聲“姚四爺”。
自從上次收了馬三的七枚“麻錢”後,姚四爺就隔三差五的來找馬三,與馬三一起放羊,一起攀土崖,鑽窯洞。但凡有收獲,他都會給馬三或多或少的報酬。就是沒有收獲,他也常常會帶一些好的吃食給馬三。
如此過了半年多,馬三漸漸喜歡上這個姚四爺,也願意聽他講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諸如周易八卦、陰陽五行、奇門遁甲和藏風聚氣等等。馬三對這些談不上什麼興趣,但有人像一位老師上課一樣,給自己講這講那,他高興。他就喜歡當學生的樣子,就喜歡弄明白一些自己不懂的事情。
姚四爺也喜歡上這個聰明的孩子,肯學習,記性好,膽子又大,從不信鬼神,手下也有把力氣,特別是那兩條長長的胳膊和纖瘦的身軀,天生就是一個打洞“摸金”的好材料。所以往往由不得自己把一些知識講給他聽。
說來也奇怪,隻要他講過的,馬三不但都能記得,而且還會融會貫通,運到實際過程中去。特別是他給了馬三那本書以後,馬三的在這方麵的天分展現的淋漓盡致。
那書是一個手抄本,仿宋繁體字,配有圖解。馬三接過這本書時手有些顫抖,這是四年以來他第一次摸到書。書的封麵上並沒有寫書名,隻是用線條勾勒出一隻怪獸。那獸其狀如羊身人麵,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在這隻怪獸的頭頂懸著一把利劍。
翻開書的第一頁,便一個大大的“戒”字。再往後便是姚四爺說過的一些東西,隻是較之更全麵,更係統,更容易使人明白。由於書中多為繁體字,馬三認讀起來有些困難,姚四爺就給他逐字念,逐句講。馬三本就聰明,所以理解的很快,領悟的也很透徹,隻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將那書全部背了下來。
對於馬三驚人的表現,姚四爺興奮異常,他很想收其做弟子。
然而馬三除了對錢特別感興趣外,對其它一切事情隻是玩玩的心態,這讓姚四爺的心裏有些糾結,但隨後發生的一件事情,讓姚四爺收徒徹底下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