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遠征大清 第六十九章 布局(1 / 2)

第三卷 遠征大清 第六十九章 布局

瓊崖道是大清王朝門戶之一,康熙又不是昏庸之輩,得知三大王朝意圖齊來攻打,自然不會派遣一個能力平庸之人來掌管瓊崖道的兵事。

馬大人,姓馬名得祿,是一個很平庸的名字,但是其人絕對不平庸。

康熙一朝名將不多,一方麵康熙此人雖然有才,但一向恃才傲物,一般漢學文臣還勉強能鎮得住,但是馬上功夫,征戰天下,卻一向喜歡事事親躬,但是不論如何,說起康熙一朝的藍理,卻怎麼也能算得上是一個知名知底的名將了。

藍理的一生也極為傳奇,康熙二十二年,施琅、藍理率領水師攻打澎湖。於危急關頭,大吼‘將軍勿憂,藍理在此!’與敵血戰至負傷10多處,中炮跌倒,腹破腸出,血透戰炮,依然‘誓與賊無生還’將士備受鼓舞,勇猛殺敵,取得澎湖之戰得巨大勝利。藍理因戰功顯赫,被授與參將,加左都督。康熙皇帝也盛讚他‘血戰破敵,功在首先。’他也因此戰更加出名,曆代譽為“破肚總兵”,可見他的神勇。

當然,遊戲中並沒有發生澎湖之戰,藍理也沒有得到參將的高官,但是饒是如此,藍理也被任命為福建水師的訓練者之一,任福建水師先鋒船隊前部先鋒,而馬得祿就是藍理最為看好的部將之一。

馬得祿(非馬德祿)此人作戰與藍理如出一轍,悍不畏死,而且擅長統兵,如果讓他去做一軍主帥,顯然是有點不勝任,但是把守門戶,以使不失,卻恰如其分,其中也可以看出康熙的知人善任。

餘少知深知同僚之間須得和睦,加上外敵來侵,馬得祿先去布置倒也沒錯,因此隻是一問,並沒有怪罪。

餘少知來到碼頭之時,馬得祿正在與周圍的數十名軍官探討。

瓊州府,也就是現在的海口市,位於海南島的北部沿海,與中國大陸隔海相望,馬得祿料想眾人來攻,必定優先選擇從瓊崖道南部登海,因此自己把重兵都布置在瓊崖道南部。

整個瓊崖道總共擁兵一萬,其中五千乃是馬得祿從福建帶來的綠營漢兵,戰鬥力還算不錯,但是另外五千隻是從瓊崖道征募的新兵,其成員多為苗黎二族,這苗黎二族本來就隻是服從王化沒有多久,根本無心為大清賣命,戰鬥力也一直上不去。

瓊崖道(即整個海南島)四麵環海,理論上是四麵可攻,對於守方來說頗為不便,兵力隻有一萬,但是四麵都是破綻,根本無法防守,馬得祿一再向兩廣總督呈文,要求完全放棄瓊崖道,收縮兵力,卻被屢次駁回,無可奈何隻能在此防守了。

馬得祿與眾將商議了半天,還是沒有辦法確定,馬得祿心裏煩躁,手中馬鞭一抽,將圖紙抽成一地碎片:“媽的,老子拚了!老劉,你帶三百綠營,七百苗兵,守住炮台,什麼也不用管,隻管護住炮台就行了!”

“馬總兵,你這就為難我了,你不如直接給我三百綠營得了,誰不知道那些苗兵一向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你這不是害我麼?”老劉和馬得祿相交頗熟,一聽要苗兵助陣,就忍不住叫起苦來。

“他們敢!這七百人我就當陣亡了,你盡管拿去用!”苗兵不從指揮,一向是馬得祿頭疼的問題,當初征募之時,足足征募了兩萬,但是訓練到一半就逃的隻剩下了不到五千人,苗黎二族對於大清沒有歸屬感,這五千人還是用高官厚祿才留下來的。

事到如今,也不能怪我馬得祿心狠手辣了。

“行!有你馬總兵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老劉搓搓雙手,興奮的說道。

清軍征戰天下,說到底靠的是高壓,綠營也是如此,平時難得放鬆,但是每每有仗打,隻要能打贏,基本上再出格的事情,也會被上司無視,老劉本來就不是安生人物,這下當然大喜過望。

“那好,劉協統,炮台就交給你了,至於你怎麼守,我不問,我隻有一個要求,靠近五百步以內的船隻,都要遭到炮火的覆蓋!”

瓊州府的炮台建在高處,是以能打出六百的射程,當然準度就難以確定了。

“是!”劉大疤子高聲應道。

“方遊擊,你……”

餘少知拉住身邊的小廝,悄悄的搖了搖頭,他來也隻不過是不放心,害怕馬得祿驕縱大意,現在看到馬得祿沒有驕縱的意思,也就放了心。

對於將要來臨的一戰,餘少知心情沉重,瓊州府雖然是一府之地,但是麵臨前線,早早就開始了準備,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從大陸運來的糧草馬料將庫房堆的滿滿的,但是,人終究還是太少啊。

隻有一萬人!

這一萬人如果放到大陸上任何一道,都足夠了,但是瓊崖道如此偏僻荒涼,加上當地形勢複雜,區區一萬人,確實有點杯水車薪,不夠用!

沉悶的牛角號聲突然間響起,遙遠的天邊緩緩出現了一列黑色的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