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什沙海(1 / 2)

清風拂動,綠柳垂絲。

校園裏的幾株白楊樹輕輕搖曳,繁茂的枝葉“沙沙”作響,仿佛在歡迎‘師兄’的到訪!

景軒深吸了一口氣,盯著母校‘什沙海體育運動學校’幾個大字,怔怔出神!

‘什沙海體校’,一個名人輩出的地方。

離開什刹海武校已經八年了,景軒畢業後就留在了這座城市,回首往昔,簡單而純淨的學生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八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昔日的同學早已天各一方,每一個人都有了自己不同的生活軌跡。

景軒是武術世家出身,6歲便進入什沙海武校習武,師從吳彬,論輩分是李蓮傑、吳驚的師弟!

當時在什沙海求學時,也曾拿過幾個武術比賽冠軍!

景軒畢業之時,也曾經信心滿滿,希望自己能像師兄李蓮傑、甄子玬、吳驚那樣能大紅大紫!

哪成想,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景軒作為一個籍籍無名的新人,既無背景,也沒金主捧,在加上武俠片如今已然‘式微’,就連師兄吳驚都不得不上軍旅題材戲上轉型了,景軒想‘混’出頭,談何容易!

好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如今功夫明星青黃不接的大背景下,景軒的‘什沙海體校’、‘武術冠軍’的身份,還是挺能‘唬’人的!

入行八年以來,景軒已經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武術指導和武打演員,在燕京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倒也能勉強生活下去!

五月初的什刹海清晨,景色旖旎,體感涼爽舒適,最適合跑步,景軒沒工作時,便天天過來鍛煉!

從六點到八點,風雨無阻,如今,打卡完畢,該回去了!

景軒是個地地道道的燕京人,呃,如果西三旗也算是燕京的話!

景軒做公交車,回返到自己在西三旗的家裏!

西三旗位於海澱清河以北,屬於五環外,最初給人的印象是‘矮’、‘平’、‘差’,城中村的既視感!

就郭德剛的那兩位愛徒,何芸偉不就是西三旗人麼?

曹芸金當初手撕老郭的時候說:自己睡過公園大長凳,睡過地下室,身上長的全是濕疹。當年他租住在位於西三旗何芸偉他們家的一個儲物間,三百塊一個月!

您看看!

不過首都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

小嶽嶽不是在《五環之歌》裏唱過麼:啊,五環,你比四環多一環;啊,五環,你比六環少一環;終於有一天,你會修到七環,修到七環怎麼辦,你比五環多兩環...

隨著燕京城市建設的蓬勃發展和城區的急劇膨脹,這幾個城中村已非舊日的鄉村麵貌,樓房小區拔地而起,居民小區星羅棋布。

因此這幾個村莊名稱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特別是西三旗,在京藏高速(G6 原八達嶺高速)公路的路標中,就赫然見到它的名字。

景軒原來的老家被拆遷了,分了兩套房!

父母一套,他自己一套。

都是180平的大房子!

你看,即便首都人混的在不好也比一般人要強得多,因為他起點太高了!

就這兩套房在手,即便景軒啥都不幹,把它賣了然後拿錢到一個三線城市生活,都能保證他這輩子衣食無憂!

話題有點扯遠了。

呂鍾很喜歡“科幻”類的書籍,一則確實喜歡,二則也是羨慕師兄吳驚的機遇。

不溫不火幾十年,一朝《戰狼》石破天驚,天下皆知!

而年底上映的小破球又徹底夯實了他一朝爆紅還有些虛浮的人氣基礎!

回到家後,泡上一杯淡淡的清茶,他開始繼續翻閱手中的書籍:

他向深不見底的藍色蒼穹望去,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兩個詞:射手、農場主。

在“科學邊界”的學者們進行討論時,常用到一個縮寫詞:SF,它不是指科幻,而是上麵那兩個詞的縮寫。這源自兩個假說,都涉及到宇宙規律的本質。

“射手”假說:有一名神槍手,在一個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個洞。設想這個靶子的平麵上生活著一種二維智能生物,它們中的科學家在對自己的宇宙進行觀察後,發現了一個偉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會有一個洞。”它們把這個神槍手一時興起的隨意行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鐵律。

“農場主假說”則有一層令人不安的恐怖色彩:一個農場裏有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十一點來給它們喂食。火雞中的一名科學家觀察這個現象,一直觀察了近一年都沒有例外,於是它也發現了自己宇宙中的偉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點,就有食物降臨。”它在感恩節早晨向火雞們公布了這個定律,但這天上午十一點食物沒有降臨,農場主進來把它們都捉去殺了。

——《三體》劇本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