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戀 母”情節也好,是渴望的到關懷也罷;要說崇禎帝朱由檢在這世上最怕誰?一位是皇嫂懿安皇後,一位就是長公主!
如今長公主兩言未出就淚流滿地,冷眼旁觀的朱由檢最怕這樣;慌得忙坐直身體,不知所措的看著,內心悲哀的想著:哎!好好的“休息日”變成要命的“聆訊日”,看來今天有苦頭吃了。
看自己的男人還這樣怕姐姐,周皇後忍住笑,輕聲回道:“阿姐!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劉駙馬常年為宮裏的事四處奔波,倒還真苦了您!好好的在北京過著日子不好麼?內宮錢早夠用了,事啊!是忙不完的。”
周皇後的話一半是說給長公主聽的,一半是說給朱由檢聽,勉強算是還了長公主人情。
長公主掏出絲綢手帕擦拭下眼角,接過話題回道:“哎!誰不願安穩過舒坦日子?當爹的出身不好,貴為太子又如何?還不是沒人理會!咱們做子女的,雖說是皇孫,命就更苦!現在這麼拚命,還不是以前的糟心事鬧的,也是為了慈爖他們幾個以後能過得好點。”
長公主絮絮叨叨的述說著過往,與其說是訴苦回憶,不如說是為自己的弟弟辯護開脫。
言者言而有心,聽著豈能無意!
一時殿內陷入了沉默,氣氛有點沉悶,唯有牆角的座鍾在那不知疲倦的動著,機械轉動的聲音清脆而沁人心肺。
傷心往事勾起崇禎帝朱由檢的傷感,以前的事如電影一樣一幕一幕的出現,慢慢的眼睛有點濕潤,鐵血無情的皇帝在家人麵前露出柔弱的一麵。
是好事?還是壞事?
朕雖鐵血無情,內心深處同樣有塊柔軟的地方,輕易觸碰不得;傷感的朱由檢喃喃說道:“阿姐!劉駙馬有事忙,您一個人沒啥事情別老呆在公主府,到頤和園陪嫂子說說話也好啊!”
朱由檢不說倒好,提到皇嫂懿安皇後,長公主臉色一變,不滿的數落道:“還知道有嫂子啊!你這家夥做事沒個輕重緩急,當初如果不是嫂子力保你,你哪有今天這麼風光?大姐進宮幹嘛?還不是為了不爭氣的你!”
勸解不成反倒引火燒身,嚇得朱由檢將頭一縮,裝忙作看自己的娃,再也不敢插話;惹不起,躲著還不行麼!
這兩姐弟倒也有趣,周皇後抿著嘴笑了下,柔聲說道:“大姐和皇上慪什麼氣?他臉皮可厚著呢!大嫂也不是那麼小氣的人,有兩位姐妹快生了,我又大著肚子不放便,還不是嫂子在那四處張羅著。”
哎!這就是咱女人的命啊!
長公主歎了口氣,不由氣道:“男人都一個死德行,好色!隻是苦了嫂子和弟妹,總幫他‘擦屁股’管理後宮這攤事。”
男人不好色,那還是男人?
自己那不爭氣的的老爹給自己不又娶了幾位“後媽”?還不滿足,在家養了個什麼戲班,那些“小妮子”,看那模樣就沒幾個好人!
“妒婦”的名聲可不是皇後該有的,不說眾人的口水會淹沒了自己,國家的禮法製度也不容許這樣。
周皇後微笑著搖搖頭,柔聲說道:“天下哪家不都是這樣,阿姐喝茶!消消氣!犯不著為這些小事傷神!”
也不知道長公主今天來安慰人的,還是來和自己的弟弟“幹架”?聽皇後這麼一說,不知想哪一出戲,那柳眉一豎,問出個天大的難題:“阿弟!你不正推進社會變革,想改變大明女人地位?怎麼不規定男人隻能娶一個妻子!”
大姐還真敢說!不錯!開拓民智,充分使用大明的人力資源是自己開的頭;或許有那麼一天就得麵臨“一夫一妻”這個問題,也是倡導男女平等、相互尊重的最核心的問題。
這不是現在就能說的事啊!現在是什麼時候?愚昧的中世紀,連肚子都填不飽,還管人娶幾個老婆?
朱由檢抬頭看著眼光熱切的兩人,苦笑道:“大姐!不要用這樣的眼神看著小弟,步子得慢慢走;走快了,大明這輛老馬車會散架、會翻!萬事開頭難,既已邁出第一步,第二步就會跟著來,急不得!”
“第一步?什麼時候的事?啊!難道是‘大丫’讀書的事?哎!難道是大姐看走眼?”
長公主疑惑的看了眼朱由檢,喃喃說著,終於恍然大悟,失落的歎了口氣,繼續低頭苦思。
好強的姐姐,朱由檢內心一暖,尷尬的笑了笑,慢慢說道:“儒家理念經曆千百年發展,早已深入大明人內心,影響著咱們的日常生活;想改變!隻能慢慢來,大明普通百姓有了受教育的權利,剩下的事就好辦!還真急不得!”
哎,以後的事想管也管不了那麼多,眼下還是先看怎麼過這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