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心裏的聲音(1 / 2)

王希咖以前很喜歡看電影和漫畫。

在《超人》電影中,超人擺一個POSE就能以光速飛行。

而在《七龍珠》的漫畫中,主角們也可以利用“舞空術”在天上隨意飛翔。

但在現實中的人是體會不到這種飛翔的感覺的。因為超人跟龍珠中的“舞空術”並不符合物理學。

真正貼近飛行的感覺,是地球人玩出的“翼裝飛行”。“翼裝飛行”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跳傘裝備,在人的手和腳之間連著翼膜,讓人可以在天空中滑翔一段時間。

當然了,這項運動非常具有危險性。公元1912年,第一個嚐試翼裝飛行的法國裁縫弗蘭茲·瑞切特穿著自己設計的“翼裝飛行服”從埃菲爾鐵塔上麵跳下啦——毫無懸念的摔死了。

後來經過多次改良,到了20世紀90年代,翼裝飛行的構想才終於得以實現。但這項運動依然是死亡率最高的運動之一。

而且易裝飛行雖然設備簡單,但依然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得以實現。算不得真正的“飛行”。

要靠自身,不靠外力的飛行,那就隻有在零重力狀況下的感覺了。

完完全全的,自由的飛翔。

這種感覺是很奇妙的,確實有點類似於遊泳。

但是空氣中的阻力很小,比地球上的水要小得多,因此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在零重力的狀態中滑翔更遠的距離。

不知道飛船裏的空氣密度跟地球上是不是一樣,王希咖總感覺自己飛得很輕盈,比地球上的鳥類還要輕鬆。

在修仙玄幻小說中,常常有人得道飛升。王希咖想,也許所謂的“得道飛升”的感覺也就是現在這樣了吧。

假如人在地球上生活的環境中也能這樣飛該有多好呢?人類可以行走,可以遊泳,算得上水陸兩棲。假如再能夠飛翔,那就是水陸空三棲了!

王希咖是個現實主義者,能夠起飛這種事情他以前想都不敢想,但現在自己卻實實在在的體會到了。

一旁的劉木匠協調能力明顯沒有王希咖好——王希咖以前雖然沒有經曆過失重,但好歹看過。

正所謂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跑麼?

而劉木匠正屬於既沒吃過豬肉,也沒看過豬跑的那種人,全憑自己摸索。

開始失重的時候劉木匠驚慌失措,感覺沒著沒落的。這感覺就好像人在下樓梯的時候突然一腳踩空,心裏特別沒底。

等看到王希咖在旁邊飛行的時候,劉木匠這才開了竅,有樣學樣的跟著王希咖飛起來。

兩人之前都駕駛飛行器進行過飛行,但是靠肉體飛行還是第一次。

劉木匠開始的時候還是很笨拙的,不是力氣使大了就是使小了。在飛船裏“四處碰壁”,好在這個飛船的牆壁都是柔性材料,不然早就撞得一頭包了。

幾分鍾過後,劉木匠終於掌握了飛行技巧——畢竟這個技術也不難。

“王哥,我也起飛了!”劉木匠開心的飛到王希咖旁邊說道。

“嗯,開心嗎?”王希咖問道

“當然開心了!”劉木匠答道。

“開心就一起飛吧!”

“得嘞!”

……

兩個這輩子第一次體驗到飛行感覺的人就這麼在飛船的內部飛來飛去,開心得不得了。他們就這麼飛啊飛啊,怎麼都不願停下來,就好像剛學會騎自行車的人一樣。

想必第一次登上太空的人類宇航員當時也是這樣的想法。

“王哥,咱們麵前那個藍色的星球就是我們住的地方嗎?”劉木匠終於把注意力放到了麵前的地球上。

“對啊,漂亮嗎?”王希咖得意的問道。

“好漂亮啊!”就跟所有第一次看到地球全貌的人一樣,劉木匠也完全被迷住了。

“從這裏能看到上河口嗎?”劉木匠問道。

“明顯看不到啊……”王希咖回答道。

坐在飛機上的時候,地上的小村莊就已經看不到了。從飛機的舷窗往下看,到處是白茫茫的雲朵。飛機不過是在平流層飛行,大概1萬米左右。

而宇宙飛船大概是100萬米的距離上繞地飛行,比飛機的飛行高度還要多百倍,這個距離上,又怎麼能看得到地上的景物呢?

老實說在宇宙飛船上,唯一能分辨的就是幾大洲的大陸板塊,連喜馬拉雅山都不一定能看得出來。

登上飛船的第一天,王希咖和劉木匠兩個人就在體驗飛行和觀看地球中度過了。

“你們還要到我們的星球上去嗎?”飛船看王希咖一直沒有發出其他的指令,問道。

“啊,去啊,當然要去。”王希咖回過神來,這才想起自己這次去太空並不是單純的來看地球的,他是要去接觸更高級的文明。

“王哥啊,我有點餓了,要不咱們吃點東西再去?”劉木匠說道。

兩人在飛船上飛了一天,的確有些疲勞。

“不吃了,直接去!”王希咖說道。

從小他就明白“夜長夢多”,“節外生枝”的道理。有的事情看起來隨時都可以做到,但是錯過了那個機會,往往再也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