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找回尊嚴得戰爭.-116.凱歌齊奏[中]
對不起讀者,因作者疏忽,使部隊番號發生錯誤.楊嶽斌應是第二師師長,長江戰場沒有第九師.第九師應是劉銘傳指揮.特此更正,請原諒!!!
-----------------------------------------------------------------
距安慶六十裏有個西關山,其實那不算山.安慶附近並沒有真正得山地,西關山隻是一片最高海拔不到百米的小丘陵.十月九日清晨,坎貝爾率領一萬五千YF聯軍與陳玉成統帥得第八師主力將要迎頭相撞.雙方兵力相當,一對一.一方困獸猶鬥,一方誓死為家國,這是一場勇者般得對決.
東麵,坎貝爾直話直說:"小夥子們,到了這個時候,任何廢話都是無用得.我們的確是侵略者,這是在別人的國土上,曾經做過什麼,大家心裏都清楚.所以,不要指望對手饒了我們.想活命,隻有打進安慶城,用解放軍最大得軍工基地做保護傘,明白嗎?明白,那就前進吧!"
西麵,陳玉成的動員要簡單得多:"我們的番號是第八師,將士們,想不想成為第一師呢?解放軍陸軍第一師的番號,很可能產生於此戰.為了[第一]之榮,戰鬥吧!"
戰鬥開始,YF聯軍的遠程火力占了上風.雖離安慶不遠,但工藝複雜得身管火炮數量,解放軍還是隻有敵人的半數不到.可是,解放軍的炮兵戰術是運動地,幾百斤的步兵炮裝著輪子,幾個士兵拉著,不停更換發射位置.所以,YF聯軍雖占上風,卻壓製不住解放軍炮火.
前麵說過,YF聯軍決不是沒看到解放軍的後裝步槍和戰術上的優越性.後裝槍,以YF的科技與工業基礎,技術水平當在清國之上.但YF不像一窮二白得解放軍,本身武器數量就不足,既然有那技術,當然直接發展後裝槍械,但YF卻要統一換裝備才合適.
而戰術上就是習慣與裝備共同影響了.前裝槍的發射速度和精確度不夠,無法做為純粹單兵武器使用,隻好進行集中分段式射擊以增加火力密度和精度.麵對四方來襲,隻能是笨拙得圓形或方形陣勢.這時要有大批火炮襲擊,將是一種[殘忍]得行為.
麵對侵略者,解放軍當然要殘忍到底.炮火準備之後,YF聯軍展開縱隊進攻.行進到距解放軍陣地六百米時,一百八十門迫擊炮開始向敵軍傾瀉炮彈.迫擊炮的出現,使解放軍的近程炮火優於YF聯軍,隻是由第八師率先集中使用而已.
心酸得坎貝爾眼見著部隊被密集得炮火打散隊形,卻不得不由衷得承認,陸地戰爭中,YF對清國已毫無優勢可言.
然後,他先聽到一陣嘹亮得號聲響起,接著看到大批戴著頭盔,穿著草綠軍裝的解放軍戰士突然冒了出來,端著槍呐喊著殺過來.在這場相對[公平]得決戰中,解放軍終究占了地形和熟悉地形的優勢.同等兵力對比,相當得武器裝備,換成平原之上,解放軍的損失將大很多.但戰爭,就是要最大限度利用天時地利.對此,沒人會說公平與否.
"攔阻射擊,開炮!開炮!後續步兵頂上去."
坎貝爾吼叫中,YF聯軍的大炮跟著吼叫起來,但殺傷效果很差,一發炮彈無法使呈散兵隊形進攻地解放軍倒下一人.很快,將與YF先頭進攻部隊撞在一起前,解放軍將士舉槍射擊,YF聯軍在一輪對射之後,前裝槍的缺點顯現出來,裝彈過程中,解放軍的彈倉式步槍不斷開火.隨著YF聯軍傷亡加大,反擊力度越來越小.而YF後續步兵又被解放軍頂上前得迫擊炮炸散.陳玉成適時抽刀命令:"總攻開始!"
戰鬥打到下午,所謂勇者決鬥越來越呈一麵倒態勢.YF艦隊已拖著殘廢身軀向下遊飄去,楊嶽斌提早派了多批傳令兵到下遊各陣位強調攔截命令,然後命令所有牽引炮兵沿岸追著YF艦隊打.他則率兩萬步兵主力從YF聯軍身後追了上來.
任誰都能看出,YF聯軍大勢已去,必將全軍覆沒.到最後,YF聯軍除了固守幾個山頭外,隻能看著環形防禦圈在解放軍炮擊中越縮越小.這幾個山頭,個個既光禿禿得又坡度平緩,僅稍稍有利於守方.對地形極其熟悉得解放軍怎可能讓YF聯軍占據易守難攻之地呢!
解放軍無疑已取得了戰鬥勝利,六七千YF聯軍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所以,陳玉成不想徒增傷亡,安慶軍械所的炮彈源源不斷送到前線,那就不停得轟炸吧!戰後,我聽說了這次長時間得炮擊,心中似有百年後戰鬥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