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善寺座落在泰和縣城北麵的東嶽府山上,山勢頗陡,樹木森森,一條寬闊的青石板道蜿蜒而上,直通積善寺的山門,山門左右各有一棵古樟樹,華蓋如亭,直聳雲宵。
令狐尊一行三人縱馬而上,片刻之間便到得了山門口,那守門的僧侶待要攔截,無奈馬快,卻讓令狐尊等穿門而過,直奔寺門,遠遠地便見有一撥人站在寺門口,卻正是普渡,普善等一幹僧侶,另有一幹人眾站在一側,卻是一些江湖好漢。
那積善寺中向來不得乘轎騎馬,所有人眾隻能在山門步行而入,令狐尊等騎馬強行闖入,那守門僧人自不答應,於是一路吆喝追來。
令狐尊等到得寺門眾人之前,這才收緊韁繩把馬立定,欠了欠身子,道:“各位大師,令狐尊應邀而來,請賜教!”
普善大師和普渡主持並肩站立,見令狐尊等騎馬強闖山門,正要上前答話,見那守山門的僧人剛好趕到,要去拉令狐尊等手中的韁繩,遂揮了揮手,讓他們退下,這時,就聽一個yin陽怪氣的聲音叫道:“ru臭未幹,目空一切,缺少管教!”卻是發自江湖好漢那一群人中,跟著有暗器破空的聲音,卻是三支金錢鏢直朝令狐尊飛去。
這一下事出突然,普渡普善待要阻攔,已然不及,這才明白那發聲之人教訓人是假,偷襲是真,正自擔心,卻見令狐尊衣袖一卷,跟著一揚,隻聽得“篤”的一聲,那三枚金錢鏢齊齊釘在了寺門扁額積善寺三個字上,鏢尾兀自不停地顫動,力道奇大,三支鏢擊中目標隻發出了一個聲音,顯見是同時釘在扁額上。
那些人一看令狐尊接鏢發鏢一氣嗬成,動作瀟灑,輕描淡寫,絲毫也不拖泥帶水,不禁喝彩了一聲。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何方鼠輩,竟敢偷襲?”令狐尊雖然氣極,卻看也不看那些人一眼,隻是盯著普善,淡淡道,“這就是積善寺的待客之道麼?”
“阿彌陀佛!令狐施主,貧僧普渡這廂有禮了!”普渡見令狐尊眼中一寒,殺氣陡現,隻怕就要發作,忙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冤家宜解不宜結。貧僧普善師弟邀請令狐施主光臨敝寺,原本為化解殺孽,不為結仇。剛才施放飛鏢的施主,請現身罷。”話音剛落,就見一個身影縱身而出,輕巧地落在了令狐尊馬前三丈開外,背負雙手,卻是一個年約四十星目鷹鼻,身著灰袍腰懸長劍的道士,傲然地望著令狐尊,道:“猖狂小子,還不下馬?”
積善寺是座千年古寺,武功名揚天下,寺中得道高僧眾多。令狐尊雖然少年輕狂,騎馬強行闖入,卻是路上聽說普渡主持邀人助拳設下埋伏對付自己,要為武林除害,是以氣極,這才無禮,而實際其平時為人卻是恭謙有禮,為人溫和,當下見偷襲之人高調現身,神氣活現趾高氣揚,依心中xing子,恨不得馬上將其大卸八塊方泄心頭之恨,但此刻對方人手眾多,不可強敵,是以隱忍不發,卻對他瞧也不瞧,雙眼望著普渡和普善,冷冷道:“聽說你已設下埋伏,準備將我擒獲,為武林除害,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