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一切,從二十一世紀開始。盡管這句話有些籠統。當然,有所誤差,但是這微小的誤差不影響大勢。自從二十世紀終結的時候,傳說中的美國戰略司令部與國防情報局再一次將中國作為其“主要對手”,而神州大地在經曆了數千年跌宕興衰之後,再一次向世人展現出她強大的生命力,事實證明,一個擁有深厚精神與物質底蘊的民族與國家,無論她在歲月的漫漫長河中經曆了多少災難,隻要民族之魂不滅,民族精神猶存,那麼,“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然而無論西方大國如何宣揚“大國威脅論”世界局勢不會因為那個人,抑或那個勢力的一句話而改變,人在做,天在看。此“天”不為頂上藍天,不為神明,此“天”即為百姓!我們隻為發展我們的社會,我們隻為富強我們的人民,當西方社會秩序出現大漏洞之時,自會證明孰是孰非。冥冥之中,自有定數。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乏“救世者”。盡管,我們不需要“救世者”。
我們堅信,我們的人民勤勞而勇敢,樸實而善良;我們相信,在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我們相信,在遭受清末民國諸多苦難之後,這個國家,必將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每個人,每件事,都是特定曆史條件下特定的產物。對曆史,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人雲亦雲永遠不是解剖曆史的態度,有人說,盜墓賊對曆史最有發言權,因為他們總是獲得第一手資料,然而真正了解曆史的人不是考古學家,也不是盜墓者,也不是曆史學家,真正對曆史了解的人是真正讀過曆史的人。且不論是誰說過曆史由勝利者書寫這句話的。說這句話有著一定的狹隘性。就算是被刻意為之的,我想對於一個真正了解曆史的人來說,曆史是美好的,從曆史中,可以讀出他們的睿智;可以讀出他們的勇敢;可以讀出他們的勤勞;可以讀出他們的至死不渝;可以讀出他們慘淡經營的齷齪。當然,想要了解曆史,首先等待被動的了解曆史是肯定不行的,不需要有李密牛角懸書的刻苦精神,但是不能把曆史書買回來之後就束之高閣,然後等著讓蠹蟲來啃得亂七八糟的,再回過頭說“蹉跎了年華”,一臉風騷,這樣的人除了討人厭就是沒內涵。
信仰是精神的凝聚點。這是我的理解,至於信仰什麼,這就因人而異了。如果什麼都不信的話,何談信仰?沒信仰的人活不長久,即使無病無災。這個最經典的案例就要屬那個跑馬拉鬆輕易甩你五條街的教科書上百舉不厭的賽事兒了。盡管許多人經常跑步,卻從來不曾參加奧運會上的馬拉鬆。不是他們不參加,是他們不想參加,是“不想”,因為許多人即使機會來了,他們也不去參加,膽怯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沒有信仰,這裏的信仰指“參加馬拉鬆比賽”的信仰,而非其他方麵。當然更準確的是“信念”,但是許多人把“信念”當做“信仰”,因為就連我也不知道我的信仰是什麼,相信許多人有這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