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逐鹿中原-第一百三十六章尚武之風(1 / 3)

第三卷 逐鹿中原-第一百三十六章尚武之風

第一百三十六章尚武之風

荀綽和裴憲不禁對望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由衷的感佩之色,同時也有些無奈。

荀綽朝謝飛抱拳道:“主公愛民如子實在是百姓之福!隻是若不采取如此措施,我等該如何解決財政問題呢?”

對於這個問題,謝飛剛才已經想好了。謝飛悠然道:“我打算麵向青州發行債券,向那些大商家借錢。”

裴憲不禁愣了一下,然後荀綽用難以置信的口吻說道:“主公,商人以逐利為本,他們怎會借錢給我們?”,裴憲的內心中也有這樣的問題。兩人的內心中都充滿了不解。

其實也難怪兩人不解,在古代,在儒家老學究長年累月地刻意貶低之下,所有的人都對商人存有類似的偏見。按照謝飛的看法這其實就是那些老學究的一種變態心理,一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說難聽點,就是看不得別人好,也是國人普遍的一種病理心態,仇富心理而已。商人同其他人又有什麼區別呢?他們之中有好人,當然也有壞人,你總不能因為有為富不仁見利忘義的商人就說商人這個群體如何如何吧。文人自命清高,但是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做了漢奸走狗,就是前段時間還出現了所謂學者百聯名事件,那些百名學者的舉動與漢奸何異?

謝飛笑了笑繼續道:“你們對商人不要存有偏見。以逐利為本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大局觀念,沒有豪情壯誌。況且我又不會空口去借錢,我是以將來的青州稅負拿去跟那些商家抵壓,此等債券以三年為期,年息五厘,況且他們會得到實惠。”

雖然三人並不認同謝飛的觀點,但是謝飛執意如此,他們也隻好作罷。

在謝飛安排的洗腦教育和思想教育潛移默化之下,黑衫軍士兵性格早已大變,至少在忠誠問題上,那是對謝飛百分百的忠誠。黑衫軍軍卒隻會效忠於一個人,那就是謝飛。如果將領心生異心,恐怕也一兵一卒也難以調動。

謝飛開始全力建造淩雲閣。

淩雲閣是謝飛提議修建的,專門用來安放陣亡將士骨骸的地方。這裏不隻會安放陣亡將士的骨骸,還會在其靈位旁另刻一塊木牌,對其生平事跡進行簡略介紹,以使前來瞻仰的人們能知道這位烈士是哪裏人,是在哪一戰戰死沙場的。謝飛是想通過淩雲閣來提升普通百姓的心中崇敬之情, 隨著謝飛頒行的各項提高軍人社會地位政策的施行,特別是淩雲閣的落成及祭拜活動的開展,在黑衫軍的控製區內,崇武尚武漸漸風行起來,軍人不再是身份低賤的代名詞,而是忠勇無畏的代表,軍人成為了許多熱血青年向往的職業。到後來,甚至出現了有女子非軍人不嫁的情況。嗬嗬,這主要是因為,有一個軍人做丈夫,在人前身份都高了半截。並且在有些村莊之間,還出現了相互較勁的情況,他們比較的是各自村莊的參軍人數。

三月七日,這個日子對其他人來說或許很平常,但對於謝飛來說意義非比尋常,這是他在後世黑衫特種大隊成軍的日子。謝飛組建黑衫軍之後,並沒有舉行過成軍典禮。永嘉四年既公元310年三月七日,這一天,青州東北十餘裏處,這裏是一片山清水秀的地方。淩雲閣就建立在這個地方,在淩雲閣周圍人山人海,不僅有六萬黑衫軍將士,更有數以萬計從各地趕來的百姓,他們都是來目睹今天的盛況的,除此之外,還有數以萬計的陣亡烈士的家屬。

淩雲閣是一座青石為基的高台式建築,先用青石壘成一座高台,然後在高台上修築建築,下麵的石台則用階梯等各種建築構建包裹起來。這樣的建築雖然工程浩大,但卻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氣勢顯得特別宏偉。氣勢恢宏,這正是謝飛要的,其實這也花不了多少錢,青州最不缺的就是青石,況且謝飛在青州的舉措甚得民心,謝飛的告示以發出,就有兩萬多百姓前來應征施工,謝飛付給他們工資,他們卻沒有一個人收。因為謝飛給了他們土地,謝飛對於那些百姓來說,就像恩公,哪有收恩人工錢的道理。況且那個時代百姓可不像現在人那些現實。

淩雲閣分前後二進,前殿隻有一層,內空高達八米,這是英烈殿。在英烈殿的中央豎著一尊巨大的木像,高有六米。這尊雕像是一個軍人的形象,身穿戰袍,手持突擊步槍。這相貌栩栩如生。不過這個軍人的形象怎麼看怎麼像謝飛。原來,工匠在雕刻這尊塑像時,不知該按照誰的形象進行刻畫,就隨即問負責監工的裴憲,裴憲就靈機一動對工匠們說:“就照主公的樣子刻吧!”,於是,立在英烈殿的木像就成了謝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