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浴血征戰-第九十六章戰後餘波(一)(1 / 3)

第二卷 浴血征戰-第九十六章戰後餘波(一)

第九十六章戰後餘波(一)

(一)

天剛剛蒙蒙亮,隱隱約透著白光,抬眼望去還能見到掙紮著掛在西邊的殘月,慘白得沒有絲毫光芒。

劉聰看著急信上的內容,失了片刻神,這一切都是太突然了,太意外了。他不禁有些後悔。他怎麼也想不到劉乂居然如此心狠,劉聰想起了當年陳思王曹植當年的悲哀,隨即劉聰便露出一臉陰騭,殺機凶光並現。沉聲道:“傳令諸軍,迅速後退,援師平陽!”

語畢,劉聰也一個招呼都沒有和王浚打,自顧走了。

劉聰在圍攻洛陽之前曾在洛陽周邊幾個縣城搶掠了不少民財,這些東西裝了上百車輛大車。然而劉聰現在也顧不上這些東西了,有這些東西拖累不知道幾時才能趕到平陽。即刻集合麾下的兩萬多大軍,當天便往平陽急趕。劉聰率軍離開後,此時若大的軍營中一片狼籍,到處是顧不上帶走的輜重物資。

此時劉聰軍僅僅兩萬餘人馬,況且都是疲憊之師,加上晝夜兼程,路途遙遠,就算到達平陽,那時也無力再戰,劉聰思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飛書與交好的劉殷部,劉聰對其許諾最利,劉殷欣然率四萬部曲協助劉聰奪權。

劉聰身上既有父氏匈奴驍武的遺傳 ,也有母氏漢族詩文積澱的靈性,確是人中龍虎。弱冠之年,劉聰即在洛陽遊學,交結名士無數,當時的大臣樂廣、張華都對他大加歎異。在京城見過大世麵後,劉聰回到新興故地,官至右部都尉,善於撫接匈奴五部士眾,族人歸心。其父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手下效力的時候,惟恐父親有三長兩短,劉聰當時也自告奮勇,在司馬穎手下任積弩將軍,常常衝鋒陷陣,為父親劉淵掙臉邀功。

因此,無論是從稟賦、閱曆、政治經驗哪個方麵講,劉聰都是個成熟、老練的帝王。

劉姓匈奴。由於漢高祖劉邦時代曾嫁宗室公主入匈奴,所以屠各貴族就冒姓劉氏,他們在匈奴諸種中地位最尊,因此五部匈奴部師都是劉姓匈奴貴族。此外,匈奴有呼延、卜、蘭、喬四大貴姓,皆為劉姓輔佐高官。所有這些匈奴人移居塞內時間久長,漢化日深。他們當中的貴族子弟不僅博覽群書,又精於騎射,可以說是能文能武的中國北方少數民族高門士族。雖為大晉臣民,與周遭廣大漢人雜居,但這些匈奴部師仍對五部控有傳統的威權。匈奴五部平日備戰不輟,可以一聲令下在瞬間化為強力的軍事組織。

劉殷,字長盛,新興人也。劉殷和劉淵一樣,都是高度漢化的匈奴人,歸化後一直熟習漢儒典籍,通曉《詩》、《史》。劉聰當了皇帝之後,自然沒有忘記劉殷,納太保劉殷二女為左右貴嬪。不久,覺得劉家女人貌美又能暢情,他再把劉殷的四個孫女也迎入宮中封為貴人。一時之間,“六劉之寵傾於後宮”。

劉聰率其部匈奴軍隊走了,王浚部下段務目塵被謝飛生俘,其部折損殆盡。拓跋猗盧部傷亡過半,阮豹全軍覆沒,王浚再無力染指洛陽。雖然有王浚心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待劉聰撒軍後,王浚也隻得撒軍退回幽州。王浚雄心萬丈染指洛陽,來時率軍士十一萬餘人,歸去時折損十之八九也。

此時,匈奴三攻洛陽最終以謝飛的出現而改變曆史原本的軌跡,其實,這一仗謝飛打得也非常辛苦,謝飛率五千黑衫軍騎兵援師洛陽,先收編王彌五千人馬,後收編阮豹三千餘眾,共計一萬三千餘人馬,經此戰之後,光陣亡就達七千餘眾,重傷四千多,全軍身上沒有一點傷痕的隻有區區數百人而已。

對於石勒所部投降的六千餘眾羌族騎兵和段務目塵所部兩千餘人馬,謝飛尋思著,如果殺了倒是一了百了,但是也樣以來太浪費資源了,不如將他們消耗在征討蠻族,謝飛對待這些胡族降卒可不像對待王彌的漢人軍隊一樣仁慈,這些兵士都是狼性的動物,放了他們無疑是放虎歸山,雖然經此一戰,諒他們也不敢再與黑衫軍為敵,但是相較與其他晉軍軍隊,這些降卒的戰鬥力可不敢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