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江洋大盜(1 / 2)

因某些原因,今天突然出現大量用戶無法打開網頁訪問本站,請各位書友牢記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駕!駕!”

剛出建昌府城門,公孫翊便催馬奔跑起來,騎在馬背上的他享受著縱馬馳騁的自由自在感。這次他回新城是獨自騎馬返家,至於坐騎嘛自然是姑媽送他的,這可是一匹上好的良馬。

本來大表兄李樂是打算送公孫翊回家的,但卻被公孫翊拒絕了,眼下長風鏢局剛開業,事情繁雜,二表兄李武根本忙不過來,李樂留下幫忙顯然比送他回家更重要。

而且公孫翊經過這段時間的修養,身體已經恢複正常,加上這些時日的苦練,他現在的劍術已經頗有火候,射箭不算百步穿楊,但五十步內已經完全可以做到百發百中。

正所謂藝高人膽大,加上建昌到新城快馬也就一天的路程,所以公孫翊自然也就選擇了一個人回家。

現在建昌府他是真沒有什麼牽掛,外甥謝成雖然在武院學習,但他也囑托過李樂李武兄弟,幫他照看一二,至於三姐哪裏,他也給了不少銀子,省著點花夠過上大半年之久。

至於姑媽一家,自然更不需要他擔心,以前公孫翊或許對姑媽家有多少錢沒有什麼概念,但在建昌府姑媽家住的這段時日,他大概知道姑媽家還真有萬貫家財。

而這次他考中秀才,作為賀禮,姑媽直接給了他二百銀子,而大表哥李樂哪裏,他又打了次秋風,得到三百銀子,加上在貢院門口鬥詩贏回來的五十兩銀子,加上家裏帶出來的銀子,他手中的銀子一度超過六百兩銀子。

不過除去前後花銷,這次他返家時,馬背上的行囊裏仍然還剩下四百八十兩銀子。姑媽給的銀子他拿的心安理得,表哥李樂的銀子,雖然是打秋風來的,但公孫翊卻隻是暫借,這筆錢他是記了賬的,將來他肯定會加倍還給李樂。

四百八十兩銀子看似很多,甚至夠普通的一家五口吃飽肚子過上大半輩子還有多,但對於公孫翊來說,卻仍然是杯水車薪。

因為他當日對李樂所說要買一千畝地這事還真不是謊話,而是公孫翊真有這個打算,未來的大明肯定是沒有前途的,可要剪辮子給建奴做奴才,他骨子裏的流淌的炎黃血脈是不會同意的,那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種田,多存一些糧食,等待局勢變化,在做打算了。

要不是新城的這個家太溫暖,他現在說不定已經北上投靠李自成了,雖然李自成的結局也不好,但也勝過現在的大明朝廷,更勝過給建奴當奴才不是?

好在大明滅亡還有好幾年,他還有機會布局,最不濟他也可以投靠鄭成功,躲到小島上苟延殘喘一輩子,但在這之前,他還是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未來幾年,把紅薯,土豆,玉米等農作物推廣出去,也好讓亂世的百姓多一條活路。

至於花生辣椒嘛,也是食物中的調味品,算是附帶推廣。

歸心似箭的公孫翊回到新城外時,卻見矮小的拱門禁閉,城頭上人頭攢動,尤其是看到騎馬狂奔而來的公孫翊,城頭上的人竟然射出了箭矢,這一幕著實把公孫翊嚇了一大跳。

“吾是本城秀才公孫翊,我姐夫是縣衙捕頭遊飛,城上的兄台是不是有誤會?”公孫翊一開始還以為新城被賊寇給占領了,但看到城頭上人依舊是衙役時,他這才朗聲喊了起來。

“好像真是公孫家的小秀才回來了,縣衙早些時日已經得到府衙公函,說是公孫翊考中童試院案首,成了名副其實的秀才公了。”城頭上的有知曉信息的衙役忙開口說了起來。

“我是縣衙壯班班頭,遊捕頭如今受傷在家,你既是公孫秀才,可速速進城。”城頭上的壯班班頭揚聲喊了起來。